8月9日—10日,由中國城軌協專家和學術委員會指導、《都市快軌交通》和哈爾濱地鐵集團共同主辦的“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專家論壇2022”在北國之城哈爾濱隆重舉辦。會議對行業近年來涌現出的各類創新成果予以表彰,并邀請來自中國城軌協專家學術委、北京交通大學等諸多業內專家學者和眾多城軌公司,圍繞“智慧賦能 助力城軌高質量發展”主題共商創新之舉、共議發展之計。太原軌道集團在會上一舉斬獲城軌云平臺“年度建設獎”“年度運營獎”兩項大獎,成為唯一喜獲兩項殊榮的與會單位。太原軌道集團總經理劉建文受邀參會,并代表公司領獎。
此次獲獎的城軌云平臺項目,是“太原地鐵創新模式”的標志性成果。在“1231”戰略指引下,太原軌道集團充分發揮后發優勢,自2019年10月啟動項目以來,就自始至終將創新作為貫穿各環節、全過程的最核心理念,期間克服了疫情突發、技術探索等重重難題,創新性的構建出包含云平臺、信號、車輛、通信、綜合監控、站臺門六大核心系統的全自動運行新架構模型,建立了多方分工的協作組織架構,成為了全國首個承載全自動運行系統且支持開源和異構的城軌云平臺。該項目共計形成了發明專利20項,軟件著作權10項,參編9項行業規范,發表相關論文14篇,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上線運行以來,憑借“雙零雙百”(即:“設備運行故障次數為0、人為操作故障次數為0,全年設備可用率達到100%、重大升級成功率達到100%”)的優異表現,為太原地鐵的穩定可靠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安全保障。
本次會議,太原軌道集團能夠將云平臺建設、運營兩個獎項收入囊中,是繼中國城軌協授予太原地鐵2號線“基于云平臺的全自動運行系統” 科技進步一等獎之后,業內專家學者對太原軌道集團城軌云平臺項目的再度褒獎,是“太原地鐵創新模式”硬核實力的最好展現。該項目不僅為太原地鐵智慧城軌的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更將為國內智慧地鐵的建設持續貢獻太原經驗。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