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政策
1、國家發改委、統計局明確: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有關工作的通知》,用于生產非能源用途的烯烴、芳烴、炔烴、醇類、合成氨等產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氣及其制品等,屬于原料用能范疇;若用作燃料、動力使用,不屬于原料用能范疇。要求在開展“十四五”省級人民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中,將原料用能消費量從各地區能源消費總量中扣除,據此核算各地區能耗強度降低指標。
2、湖北:發揮優勢搶占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
10月31日上午,湖北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忠林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會議要求,要積極順應能源變革發展趨勢,立足湖北基礎優勢,奮力搶占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要圍繞氫能“制儲運加用”全鏈條,強化科技創新、企業培育、應用推廣、協同發展,著力消除應用發展瓶頸,持續壯大產業集群,積極拓展商業化市場規模,帶動上中下游全產業鏈發展,全力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發展高地。
3、內蒙古通遼能源“十四五”規劃:扶持培育氫能產業集群
日前,通遼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公開發布《通遼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其中氫能方面指出:發展風光氫儲產業,加快培育產業集群。重點發展高效率、低成本、長壽命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裝備,實現新增產能200臺套。以大容量、低能耗氫儲運設備制造為方向,發展儲氫容器裝備制造業,新增氫氣儲運裝備生產容量達300噸。氫能產業集群:重點建設科左中旗花土古拉工業園區氫能產業園,培育引進氫燃料發動機等氫能裝備制造項目。
4、深圳:電解制氫谷電超50%免收基本電費!
10月28日,深圳市發改委印發《深圳市關于促進綠色低碳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文件提出支持氫能示范應用。對氫能分布式發電及備用電源應用的示范項目,按照項目實際投資額的30%給予扶持,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對“十四五”期間建成并投入使用且日加氫能力500公斤及以上加氫站,按省獎補標準予以1:1建設配套。電解制氫設施谷期用電量超過50%的免收容量(需量)電費,對符合條件的制氫加氫一體站,電解水制氫用電價格執行蓄冷電價政策。允許發電廠利用低谷時段富余發電能力在廠區或就近建設可中斷電力電解水制氫項目。
5、甘肅白銀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布局“液態陽光”先進能源體系
近日,甘肅《白銀市“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發布,其中氫能方面指出:推進以氫/低碳醇為載體的多能融合。重點開展氫能與煤化工融合示范、氫能全鏈條區域綜合應用示范,布局氫能與煤化工補氫需求融合及氫能區域內生產、存儲、運輸、消費的全鏈條,氫能與燃料電池、“液態陽光”先進能源體系、多能融合區域示范關鍵技術體系、智能化能源決策系統與綜合能源管理等。開展超臨界水氣化制氫耦合發電、高效太陽能發電、大容量及低風速風力發電、光熱發電等技術研究。
2
行業大勢
1、光催化水電解制氫新機制突破!
10月26日,來自新加坡學者發表論文,他們發現,光可在一種廣泛用于水電解制氫的催化材料內觸發一種新機制,使水電解制氫變得更節能更高效,最新研究有望開辟更有效的新型工業制氫方法。
2、日本科學家發現一種氫凈化和儲存新方法
近日,發表在日本《科學進展》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可能已經找到了一種更簡單的氫氣凈化和儲存方法,相比傳統方法更便宜、碳排放更低。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一種叫作三芳基硼烷的硼基化合物可以催化氫和另一種叫做2-甲基喹啉的物質之間的反應,使氫與2-甲基喹啉結合。當在200°C加熱3小時時,2-甲基喹啉再次釋放氫。可以輕松地儲存和釋放氫氣,儲氫效率99%,氫氣純度99.9%。
3
企業動態
1、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進入安裝調試階段
10月30日,中國最大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中國石化首個兆瓦級可再生電力電解水制氫示范項目的核心設備——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裝置完成吊裝,這標志著該項目正式轉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2021年,項目落戶中原油田。該項目投產后,每天能生產超純氫1.12噸,可加注60輛氫能公交車。
2、圣元環保:擬12.65億元投建氫能源裝備總成等項目
圣元環保10月31日晚間公告,公司與有研工研院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簽訂后,公司一方面在廈門市湖里區投資建設氫能源研究院和氫能源裝備總成項目,開展固態儲氫材料研發;另一方面,在泉州市泉港區投資建設固態儲氫系統活化及應用項目,將石化產業園區的工業副產氫提純為符合氫燃料電池應用的高純氫及對固態儲氫材料進行活化。以上兩個項目計劃投資總額合計12.65億元。
3、中國能建華北院中標丹東電廠光儲氫項目勘察設計服務
10月24日,中國能建華北院中標華能國際電力遼寧分公司丹東電廠廠內儲氫項目勘察設計服務。本項目擬建設一座充氫能力1000標方/小時的充氫站,以及一座充氧能力500標方/小時的充氧站,配套建設容量為19兆瓦光伏項目。項目年制氫量為707噸,制氧量為5657噸。該項目氫氣經提純壓縮后用于周邊精細化工、石油化工;其副產的氧氣經過提純壓縮后出售給周邊電子、半導體等企業應用。
4、現代汽車集團H-Class技術公開課,揭秘“終極清潔能源”
10月21日,以“氫啟未來”為主題的現代汽車集團H-Class技術公開課首站活動在北京首鋼園正式舉辦。作為現代汽車集團所打造的全新技術品牌IP,H-Class技術公開課旨在通過氫能知識的傳授來不斷加深傳播現代汽車集團全球領先的氫能技術、產品和生態體系。
4
國際視野
1、達美樂使用氫動力無人機試點披薩配送服務
近期,全球知名快餐品牌達美樂公司與斗山創新創新合作在韓國濟州島開展了披薩無人機配送示范服務,從多達美樂披薩濟州華北店屋頂到三洋海水浴場。本次示范應用使用了斗山DS30W氫動力無人機,無人機配送示范服務期間,1日內進行配送6次。
2、兩家公司合作開發帶飛輪系統的氫動力發電機
Punch Group與意大利發電公司Tecnogen合作,開發一種帶飛輪系統的氫動力發電機。它被描述為世界上第一臺集成飛輪動力助力器的氫發電機組。Punch flybrid飛輪動力助力器最初是為F1賽車開發的,當需要突然的功率浪涌時,飛輪為間歇性場合提供“補充”功率;這意味著可以使用更小的發電機。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