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午,“中氫聚力(登封)生產基地項目”成功簽約,歐洲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劉建德、中氫聚力(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彭捷,登封市市長陳耀宗、副市長吉喆等共鑒簽約儀式。
氫能是公認的低碳和零碳能源,該項目落地將帶動登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新能源產業企業和項目在登封形成集群,助推登封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圖源登封發布
中氫聚力(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系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劉建德先生,該公司氫能源產業鏈的產品與服務涵蓋氫的制、運、儲、用四大環節,已經掌握70MPaIV型碳纖維纏繞儲氫瓶的核心技術。
本次簽約項目是風潤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攜手中氫聚力,和登封市國有企業新登集團在中部地區布局的第一個氫能源產業項目,總投資2億元,擬選址于登封市先進制造業開發區。項目共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6000萬元,生產制造第4代70MPa碳纖維纏繞儲氫瓶,二期投資建設制氫生產線。項目投產后,年產值約1.8億元,年稅收超1000萬元。
去冬,登封堅持“產業為基、招商為要、項目為王、企業至上”理念,圍繞新材料、裝備制造、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產業持續發力,努力向著產業鏈完整、主導產業突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不斷前行,營商環境進入全省第一梯隊。據介紹,去年12月16日,登封市政府與風潤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協議,僅僅3個月時間,就迎來了“中氫聚力(登封)生產基地項目”正式合作協議的成功簽約。
合作協議的簽署,標志著雙方合作邁入嶄新階段、開啟全新篇章,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不僅有利于風潤智能和中氫聚力優化產業布局、拓展發展空間,也將帶動登封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實現新能源產業企業和項目在登封集群,助推登封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