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谷,自動駕駛巴士的安全員正在車頭放置測試牌照。
本報訊 (記者 張亦筑)西部(重慶)科學城一批自動駕駛車輛正式“持證上崗”!11月13日,西部(重慶)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牌照發放儀式在科學谷舉行,重慶高新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聯合工作小組為14輛智能網聯汽車發放了自動駕駛測試牌照,標志著科學城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本次獲得牌照的14輛智能網聯汽車,包括13輛自動駕駛巴士和1輛自動駕駛環衛車。它們分別來自兩家主體,一家為重慶輕舟智航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家為西部車網、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與行深碼上到(重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主體。有了測試牌照之后,這些車輛將從封閉的測試區域走向更開放的環境,在更豐富的道路場景中測試并升級智能網聯汽車的駕駛效果。
這批車輛將在4條線路上開展測試與應用:智行1線為高新大道路口—政務中心—新金大道環線;智行2線為管委會—政務大廳—金鳳公租房環線;智行3線為大學城西路1站—思賢路往返線路;智行4線為科學谷園區環線,連接園區各單位與科學大道公交站點。
“這些車輛在進行系統測試和應用評估的同時,也將為金鳳片區、大學城片區、科學谷片區市民提供服務,讓市民近距離感受自動駕駛科技。”西部(重慶)科學城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高新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聯合工作小組由重慶高新區改革發展局、重慶高新區城市建設事務中心、重慶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等單位組成,統籌協調推動該區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應用工作,此次牌照的申請與審核歷時一個月左右。
當前,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在積極構建“智能網聯汽車示范區”,面向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與商業化應用,按照智能網聯汽車“中國方案”,以建設分層解耦、跨域共用的云控基礎平臺為重點,實現車路云一體化基礎設施體系完整落地與網聯示范應用生態建設,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推廣應用奠定堅實基礎。目前,示范區已建成全國領先的云控基礎平臺,打造了9個生態共建的網聯應用平臺,并建設了近50公里感知連續覆蓋的城市智能道路。
本次獲得牌照的14輛智能網聯汽車,包括13輛自動駕駛巴士和1輛自動駕駛環衛車
行車路線:
智行1線為高新大道路口—政務中心—新金大道環線;智行2線為管委會—政務大廳—金鳳公租房環線;智行3線為大學城西路1站—思賢路往返線路;智行4線為科學谷園區環線,連接園區各單位與科學大道公交站點。
特別推薦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