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杭州召開城市大腦2.0推進會,杭州正在通過智慧交通,探索取消“雙限”,即取消小客車限購、道路限行。
據悉,智慧交通是一種通過先進技術改善城市交通狀況的方法。例如,可以通過智能信號燈和交通控制中心優化交通流量,減少擁堵;可以通過智能導航和實時交通信息服務,幫助駕駛員避免擁堵路段,選擇最優路徑。
通過智慧交通,杭州市政府計劃取消小客車限購和道路限行措施。 截至目前,交通數據倉和交通圖譜已基本建設完成,歸集政府治理、企業運營、商業出行等14.43億條交通數據。“智慧公交”和“堵點治理”兩大場景重點突破,公交線網優化和關鍵節點擁堵治理已初見成效——2月15日以來,杭州主城區50個交通堵點治理已實現“降紫”21個,47條慢速道路中12條提速至20km/h以上。進入3月,在繼續暫停實施道路限行政策的情況下,杭州工作日高峰路段擁堵延時指數1.63,路網均速27.19km/h,環比2月(元宵節后)降低1.21%,均速提升1.73%。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