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無錫公交集團27路、52路等10條線路入圍我市第三批次疫情防控“放心”單位(場所)。
公交車是一座城市的交通命脈。一條條縱橫交織的公交線路、一輛輛來回穿梭的公交車,服務著成千上萬的市民群眾。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當下,如何把好門、守好關,讓市民放心地乘坐?
在無錫公交集團總經理方偉看來,打造“最放心公交”,首先要做的是一道數學題:每天需守好多少道門?答案是45萬道。
“82個場站,3000輛公交,9000個班次,每班次平均50個停靠站臺……”公交集團副總經理田濤認為,解答這道算術題看起來容易,但要每日守好這45萬扇門,其實是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克服45萬道關,讓市民“放下心來”搭乘公共交通。
9月5日上午9時,無錫公交集團中南分公司金城營運部場站內,工作人員正利用發車前的準備時間,進行“趟運趟消”。十分鐘前返回場站的81路公交內,駕駛員潘義俊正將“疫情防控放心單位(場所)”標牌小心翼翼地粘貼在側窗上。
“在開學季貼上‘放心’這兩個字,既是對每一位乘客的承諾,也是對我們駕駛員的鞭策和激勵。”張貼好標識,潘義俊一邊使用噴霧對扶手、座椅拐角、垃圾桶等衛生死角進行消殺,一邊說,“‘最放心’就是要用‘靠譜’的細節保障安全,其中,不僅有‘趟運趟消’的要求,還有消殺后要用抹布擦拭干凈并及時開窗通風散味的講究,更有整個行車過程中,對舒適度和安全性的把控。”
就在不久前,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無錫市公交集團細化公交防疫方案,針對性推出第八版《無錫公交集團現場應急處置方案》,并結合全市防控政策動態調整方案內容。
“概括地說,就是嚴守‘兩扇門’和‘五道關’。”無錫公交集團中南分公司經理朱震鳴進一步詮釋說,所謂“兩扇門”,即每一個場站的場站門和每一輛公交車的上車門,而“五道關”,則是指嚴守人員入場關、嚴抓人員上崗關、嚴把乘客乘車關、嚴控車輛消殺關、嚴肅應急處置關,確保市民出行健康安全。“比如嚴把乘客乘車關,需從落實好上車掃碼做起。”
今年上半年,市交通集團自主研發全省首個公交車載防疫監測系統“智匯疫聯”,該系統集成了個人“門鈴碼”反向掃碼功能,并提供了健康碼、身份證、核酸檢測、疫苗接種核驗等服務,另外根據防疫需要,設備增加了體溫測量、口罩佩戴核驗功能模塊。目前,這套系統已在全市公交實現了全覆蓋。
“最放心公交也是一場雙向的奔赴,離不開市民朋友的配合和支持。”潘義俊告訴記者,如今,他和他的同事們明顯感受到,市民們的防控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基本都會主動佩戴好口罩,配合駕駛員掃碼驗碼。“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這樣的公交,市民坐著‘最放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