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清遠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清遠今年將繼續加快推動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打造以高鐵和城軌為主導的高快速軌道交通客運體系,加速融入“軌道上的大灣區”。
目前,清遠市交通運輸局正謀劃新的軌道交通項目,以增加清遠接受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的軌道通道。其中包括銀盞至廣清產業園(紡織產業園)軌道交通項目、廈昆高鐵(韶柳鐵路)、肇清從城際、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延伸至清遠、廣清城際北延線西環段等項目。
同時,全市還將不斷完善以廣清城際省職教城站、燕湖新城站、銀盞站、龍塘站為輔樞紐的“三主四輔”客運樞紐布局,打造立體式、零換乘、多功能,集高鐵、城際軌道、城市公交、長途客運、出租車“五位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真正實現廣清“半小時生活圈”。
根據2024年初市交通運輸局發布的《清遠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指出,清遠未來重點推進的縱向干線鐵路建設,可連接大灣區與成渝經濟地區雙城經濟圈,實現清遠南部與北部地區高鐵相連;謀劃推動橫向干線鐵路建設,則可以實現清遠北部橫向軌道建設新突破;城際鐵路建設可推動清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網絡,提高與廣州、佛山、肇慶等灣區城市通行效率,加強清遠市南部組團和廣州的快速聯系。
至2023年底,清遠已建成京廣高鐵、京廣普速鐵路、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清遠市磁浮旅游專線等4條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共299公里。其中廣清城際廣州北至清遠段每天40對列車穿梭,2023年共209萬人次往返。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