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中鐵十局承建的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二期工程灘頭—向臨風井段正線接觸網熱滑試驗圓滿完成,標志著該區段具備軌行區動車調試條件,工程將進入動車調試階段和聯調聯試。
熱滑試驗是指在新建地鐵線路接觸網通電的情況下,對地鐵軌道、供電、通信、信號、機電等系統進行全面檢測的一種試驗方式,能夠確認車輛各項運行參數,車輛與接觸網系統之間的配合是否具備列車動車調試條件,其中對受電弓安全、穩定取流是熱滑檢測的重點。
本次熱滑試驗總歷時24小時,經檢測,整個熱滑過程平穩有序,受電弓與接觸網運行狀態良好,各項檢測數據正常、列車性能良好,標志著3號線二期工程熱滑試驗圓滿成功。
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是一條位于城區東部貫通南北的市域快線,3號線二期工程為一期工程的北延線,南起一期終點灘頭站(不含),北至遙墻機場站,線路全長約13.01km,設站6座,其中換乘站3座,全線均采用地下線敷設。中鐵十局承建的3號線二期工程,涉及全線機電安裝工程、弱電系統工程、供電系統工程和裝飾裝修工程。
3號線二期工程自開工建設以來,在濟南軌道交通集團的統籌組織下,中鐵十局克服多專業交叉作業、既有線路接口工藝復雜、工期緊任務重、協調工作量大等多項難題,在施工中選派精兵強將組建專業團隊,合理進行工程籌劃,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創新工藝工法,打破工序限制,見縫插針組織生產,確保工程進度可控。
通信工程于3月15日實現稻香站、川流站、向陽站的通信系統接入濟南軌道交通控制中心,供電工程先后于3月17日和3月19日分別完成了灘頭—向臨風井段接觸網冷滑、送電等關鍵性節點目標,為本次熱滑試驗順利完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濟南地鐵3號線二期建成通車后,將推動濟南西站、濟南站、濟南東站、遙墻機場等主要交通樞紐更加方便地銜接換乘,真正實現融合航空軌交為一體的樞紐網絡,對于串聯城市主要樞紐和功能區,加快臨空經濟區開發建設,輻射帶動周邊交通客流,有效緩解主城區交通擁堵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