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經專家評審,福州市評選出2023年度市政府系統課題優秀調研成果。其中,由福州市發改委課題組提交的《我市“六城”互聯軌道交通網絡方案研究》榮獲市政府系統優秀調研課題一等獎。
該軌道交通網方案
僅為市發改委課題調研成果
部分線路與原有規劃重合
整體方案與現有軌道交通規劃方案存在一定差異
是否落地實施未明確
市發改委表示,《我市“六城”互聯軌道交通網絡方案研究》是以推動重點建設“六個城”,結合發展現狀和既有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通過“優結構、補短板”構建“六個城”之間快速互聯網和重點發展區域的補強網,形成互聯線路5條,補強線路6條,總規模約344.5公里。
“六城”互聯互通軌道交通網絡將加速“產學研用”高效聯動發展,完善多層次軌道交通網,助力“閩江之心”、“兩國雙園”等城市新地標高質量發展,支撐重點建設“六個城”戰略實施,推動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根據公布的《福州市“六城”互聯軌道交通網絡方案示意圖(課題成果)》顯示,規劃5條互聯網,線路分別為H、H支1、H支2、H支3和H支4,五條線路全長188.5公里。
H線路起訖點從上街至羅源站,線路長148.5公里;
H支1線起訖點從航城至馬尾,線路長10公里;
H支2線從尚遷路至龍田,線路長16公里;
H支3線從尚遷路至數港路,全長6公里;
H支4從琯頭至粗蘆島,全長8公里。
上述線路串聯福州大學城、東南汽車城、濱海新城、國際航空城、現代物流城及絲路海港城(羅源灣港城)等組團,對于推動“六城”戰略實施,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有6條補強網,線路分別為J1、J2、J3、J3支、J4和J5,六條線路合計線路長約156公里。
J線路起訖點從上下杭至會展中心,線路長8公里;
J2起訖點從永泰站至江口,線路長44公里;
J3線從創業大道至江陰,線路長48公里;
J3支線從永鴻至元洪港,全長16公里;
J4從瑯岐至風窩,全長10公里;
J5從羅源港至可門港,全長30公里。
其中,J1線(上下杭-會展中心)總長約8公里,定位閩江之心觀光旅游線。
J2線(永泰站-江口)總長約44公里,該方案與此前規劃的市域S4線走向相似,與最新公示的福州至永泰有軌電車項目(永泰站-南嶼武山站)走向略有微調并從武山延伸2站至江口。
J3線(創業大道-江陰)、J3支線(永鴻-元洪港)是布局福清中印尼兩國雙園、江陰港、龍高半島的補強線,總長分別為48公里及16公里,線路與此前規劃的市域線S6、S3存在部分重疊。
J4線(瑯岐-鳳窩)總長約10公里,J5線(羅源站-可門港)總長約30公里,分別布局瑯岐島及絲路海港城羅源灣港城。
依托規劃項目,六城之間可形成一車直達和快捷換乘的聯運效果。閩江之心觀光旅游線、兩國雙園、江陰港、龍高半島等補強線可利用中低運量軌道交通,補充重點片區和節點、重點區域的軌道交通網絡覆蓋空白。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