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京冀間第一條跨省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再提速“坐著地鐵上下班”就要實現了
2月16日,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盾構監控室內,值班人員正在查看各盾構區間工作情況。河北日報記者劉英攝
2月16日,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盾構隧道內,工人正在對盾構機進行維護保養。河北日報通訊員張迎秋攝
吊裝管片的機器運轉不停,運送材料的車輛往來穿梭……2月16日,在位于三河燕郊高新區的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潮白大街站施工現場,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22號線是京冀之間第一條跨省域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施工現場,一塊展板上清楚地展示著它的施工規劃——西起北京市朝陽區東大橋站,東至北京市平谷區平谷站,途經北京市通州區、河北省三河市等地,全長約81.2公里。其中,河北段約30公里,設有燕郊站、神威大街站、潮白大街站、高樓站、齊心莊站。建成后,三河到北京城市副中心僅需9分鐘,到北京城市中心CBD僅需32分鐘。
“讓藍圖加快變為現實,今年春節,590多名建設者全員在崗,全力以赴確保施工進度。”中交一公局集團有限公司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工程項目經理劉俊超說,“我們的7個工點都在有序施工,咱們現在所處的位置是潮白大街站,目前正在進行潮白大街站至高樓站區間地下盾構工程?!?/p>
在潮高盾構區間工作隊隊長楊長軍帶領下,記者沿梯籠安全通道的樓梯一級級盤旋而下,進入地下約20米深的隧道。
隧道盡頭,直徑8.29米、總長109米的“攜同號”盾構機如巨龍般緩緩向前推進:刀盤轉動切削土方,挖下來的渣土通過“小火車”向外運送,一旁的工人早已做好管片拼裝的準備,每掘進一環,就拼裝一環管片……
“河北段共投入6臺盾構機,目前,已進入全面盾構掘進施工階段。”22號線河北段二工區機電總工石珮鍾告訴記者,每臺盾構機都配備了智能化掘進管理系統、無級調速拼裝系統、自動導向測量系統、盾尾間隙自動測量系統等,有效提高了盾構機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讓項目建設進度大大加快。
據介紹,自2023年7月26日首臺盾構機始發至記者采訪時,6臺盾構機累計掘進4547環(7275.2米),已完成總任務的24.3%。
2月16日,北京軌道交通22號線河北段盾構隧道中,工人正在操作機器進行管片拼裝。河北日報通訊員張迎秋攝
同樣密切關注著22號線施工進展的,還有每天往返在燕郊與北京間的通勤人員。施工現場外,記者遇到的燕郊燕京航城小區居民張洋就是其中之一。
“燕郊到北京就隔一條潮白河,可過去上班,每天都得朝五晚九趕公交,基本上是睜眼就走、到家就睡。后來有了定制快巴,從家門口到北京國貿只需1小時,終于有了在家吃早飯、晚上陪媳婦遛彎的時間?!睆堁笳f,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這是他切身感受到的進京通勤路上的變化,而說起京廊兩地交通協同發展的成效,他也如數家珍——3條高速公路和7條區域性主干路讓廊坊北三縣和北京通州區互聯互通,燕潮大橋等跨潮白河橋梁已達5座,燕郊西出口立交樞紐正式通車,跨界公交線路開通22條……
張洋告訴記者,自己每天上班都要從這片施工現場路過,“開工建設、車站封頂、盾構機始發……這兒的每一條新聞,都是社區群里討論最火的話題?!比缃瘢瑥堁笞钆瓮木褪?2號線能早日開通運營,“到時候,我從家到北京的單位只需要30多分鐘,生活工作的幸福感就更強了?!?/p>
這次來施工現場附近看施工進度,張洋聽說了一個好消息,“再過幾天,神威大街站至潮白大街站盾構區間右線即將順利貫通,對燕郊居民來說,‘坐著地鐵上下班’就要實現了。”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