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布局原則
符合城市發展和居民出行方向;沿線服務重要組團或城市地標節點;具備一定的客流基礎;道路交通條件較好,方便組織,減少影響。
四、規劃目標
充分銜接高鐵、城際、城市軌道等大運量軌道交通網絡,以“構建多網融合、高效便捷、一體化運營的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系統”為目標,逐步實現智軌交通連片成網。
五、規劃線網
本次規劃在新的城市發展要求和背景下,結合城市空間結構、客流需求等,形成智軌交通線網方案。線路總數3條,線網總體規模約42km。
1.T1線全長約12km,連接同里古鎮——蘆蕩湖濕地公園。
2.T2線線路全長約15.5km,連接吳江太湖新城CBD——蘇大未來校區。
3.T3線線路全長約14.5km,連接花港灣——云梨路總部經濟帶——軌道同里站。
六、參考制式
根據工程造價、技術成熟性、環保性能、景觀效果及未來發展前景等因素綜合分析,推薦采用100%低地板智能軌道快運列車。
七、公示時間及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512-63009379(吳江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電子郵箱:guotukongjian@sina.com
公示時間:2023年11月13日至2023年12月12日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