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救’‘心’生·健康中國青年行”——心肺復蘇科普志愿服務暨AED除顫儀捐贈項目由天津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共青團天津市委員會聯合發起,整合社會各界資源,以公益服務為紐帶,在全民范圍內普及心肺復蘇和心臟除顫技能,提高公眾心臟急救意識,用心守護人民生命健康與安全。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團委秉持“融入中心、服務青年”的理念,聚焦運營服務品質提升和青年職工崗位技能需求,攜運營集團團委積極對接“成‘救’‘心’生”項目相關單位,促成該項目在軌道交通范圍內得到落實和推廣。經多方商定,確定將天津軌道交通集團作為心肺復蘇科普培訓示范基地之一,由天津濱海農商銀行通過天津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向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捐贈10臺AED除顫儀投放地鐵車站,由天津市胸科醫院專業醫護人員為地鐵車站員工進行心肺復蘇科普培訓。
10月31日下午,成“救”“心”生·健康中國青年行——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心肺復蘇科普培訓示范基地揭牌暨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捐贈儀式在天津軌道交通集團舉行。市文明辦、市衛健委、團市委、天津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天津市胸科醫院、天津濱海農商銀行、網易新聞天津運營中心、天津軌道交通集團等相關負責同志出席。
天津濱海農商銀行和天津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會領導向天津軌道交通集團捐贈AED自動體外除顫器,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回贈錦旗以示感謝。
天津濱海農商銀行黨委副書記、行長龐珺表示:“天津濱海農商銀行作為市屬法人銀行,一直以來秉承著‘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企業使命。本次有幸與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合作,共同創建心肺復蘇培訓基地,希望在需要時為市民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天津市胸科醫院主任李春潔表示:“作為該項目的承辦單位,天津市胸科醫院急診科將持續發揮專業所長,在普及心肺復蘇技能、開展科普志愿培訓等方面踐行社會責任擔當。”
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副總經理,運營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旭表示:“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助力百姓低碳綠色出行的同時,也肩負著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重要社會責任。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將繼續秉承‘快捷無憂 貼心一路’的服務理念,打造軌道交通急救聯動共同體和應急救護先鋒隊,擦亮軌道交通高質量服務新窗口,為保障廣大乘客健康安全貢獻軌道力量。”
儀式后,天津市胸科醫院專業醫護人員為地鐵車站員工帶來了心肺復蘇科普培訓,講授應急急救知識,強化應急救護意識,提高心肺復蘇急救技能。
今后,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團委將繼續緊密圍繞中心工作,發揮自身組織優勢,找準切入點、結合點,不斷提升青年職工職業技能水平,滿足青年職工崗位實際需求,凝聚青年職工干事創業力量,更好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