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維夫當地時間8月18日,隨著第一輛輕軌列車組從車輛段始發,標志著由中鐵六院設計,中鐵隧道局、中鐵電氣化局等多方參建的以色列特拉維夫輕軌紅線正式通車運營。該項目是“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資企業承建的首條發達國家高端市場的輕軌項目,全線由中國企業全產業鏈負責設計、制造、供貨、施工、聯調、維護等,代表著中企在發達國家高端市場軌道交通建設邁向新高度。
紅線項目是特拉維夫輕軌系統首條線路,也是以色列建國以來最大的政府特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線路全長約24公里,其中地面線長約12公里,地下線長約12公里,地上車站24座,地下車站10座。項目穿越以色列最為繁華的巴特亞姆、特拉維夫-雅法、拉馬特甘、貝內貝拉克和佩塔提科瓦五座城市,跨越53個復雜繁忙的交通路口,項目區域范圍廣、專業跨度大、技術集成高,接口界面極其復雜。
中鐵六院主要承擔了紅線隧道設計以及牽引供電、供變電、接觸網、監控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站臺門系統、通信子系統以及車輛檢修設備等專業的系統設計、接口設計和技術服務等工作。
項目建設期間,中鐵六院項目團隊克服了雜散電流防護、變壓器二次側保護、藍光站切除牽引電源、網絡化繼電保護、變壓器接線方式、監控方案、接觸網新型旋轉腕臂等多項工程難題和挑戰,編制了數十篇系統安全和技術挑戰分析研究及建議報告,為中方聯營體的聯調聯試提供強有力支撐,保障列車的安全運行。
憑借扎實的基本功和積極探索的科技精神,中鐵六院項目設計團隊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研究了多項先進技術并成功應用。他們利用IEC61850網絡化技術,克服了繼電保護方面選擇性的技術挑戰,保障了紅線中樞神經中壓系統在各種運行工況下的系統安全和可靠運行。在接觸網地下懸掛方案方面,項目設計團隊開創性地研發并成功應用了水平旋轉新型腕臂,既保障了匯流排的穩定支撐,又獲得了良好的受流效果。
紅線項目通車后,以色列城市群高峰期公共交通使用率將由25%提升至40%,私家車使用時間將下降12%,通勤時間將大大縮短,極大緩解交通擁堵狀況,進一步推動以色列城市群之間的商貿往來和人員交流。
以色列特拉維夫輕軌紅線項目是中鐵六院在海外高端市場首條全歐標設計、全歐標施工的“雙歐標項目”,也是中國設計力量在發達國家輕軌市場的首次成功實踐。項目以中國工程走出去,帶動中國設計、中國產品、中國技術、中國品質等走向國際,在海外軌道交通電氣化領域不斷傳遞“中國聲音”。作為天津港保稅區2022年度“百強企業”,中鐵六院將繼續聚焦關鍵領域,突破技術瓶頸,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加速建成國內一流綜合設計院,為天津港保稅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更大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