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3日,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運營,這是蘭州第一條開通運營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是我國首條下穿黃河的軌道交通線路。
2023年6月29日,蘭州軌道交通2號線正式開通試運營并向社會開放,為廣大市民服務。
2023年7月14日21時52分,趙英杰進入蘭州軌道交通東方紅廣場站,成為蘭州軌道交通當日的第40萬名乘客,蘭州軌道交通線路線網日客流量再創新高。
2023年8月8日,市自然資源局對《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新一輪線網規劃》進行公示,廣泛征求公眾意見。其中,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3、4、7號線規劃赫然在列。
以上時間節點,對推進城市現代化進程、改善交通運輸環境、引導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帶動城市經濟創新發展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蘭州擁有“兩山夾一河”的獨特地形,使之成為一個東西向延伸的狹長型城市,而軌道交通1、2號線的規劃和建設,符合蘭州的發展需要和市民的出行需求。軌道交通3、4、7號線的規劃,是蘭州跳出“河谷”發展、重振蘭州雄風的重要舉措。最最重要的是,讓蘭州人擁有一份穿城而過的幸福……
城市軌道交通具有安全、快捷、準時、大運能、綠色環保等突出特點,被各級政府和市民所關注。同時,由于軌道交通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通常軌道交通站點周圍除大商圈外,也成為銀行、藥店、便利店等必爭的黃金寶地。誠然,軌道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大動脈,它不僅代表著速度,方便人們的出行,更是從人流和高效兩個層面對區域的經濟發展起著很大的帶動作用,為地方商業帶來更多的商機,甚至成為建立起城市新中心的基礎和關鍵。
以西站商圈為例,老蘭州人都知道,以往的西站商圈,人群的匯集地主要是西太華商廈、黃金大廈以及建蘭路商業步行街,這里的人群相對密集,但是消費方式,以及基礎設施較為滯后。自從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蘭州中心、蘭州中天健廣場等大型商業綜合體投運后,西站商圈的現狀被顛覆式改變。高端購物消費商場、高檔酒店和寫字樓、LOFT公寓代替了以往的百貨大樓,一家挨一家的品牌門店成為人們消費的主陣地。與此同時,蘭州的核心板塊之間實現了串聯和貫通,跨城消費越來越多出現在各大都市圈,加速催生地鐵沿線商業帶的發展,城市生活、商業、娛樂也由此發展出新模式。
交通上的便利,無疑會帶動附近地區經濟的發展。有業內專家坦言,軌道交通建成后,將引導并支撐城市合理布局,使城市更高效、更美麗;能解決城市堵車問題,提升整個城市效率;吸引公眾乘坐公共交通,減少駕駛機動車出行次數,減少環境污染;節約有限土地資源,減少人們的道路占有度;提高沿線土地價值,有利于合理密集的城市布局。還帶動一批產業發展,長期拉動企業增長,增加就業崗位;增強城市綜合實力,美化城市形象。軌道交通可增強城市綜合實力,美化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城市以外人群來置業、旅游、居住、購物、娛樂,從而繁榮城市經濟和文化。軌道交通為城市插上了經濟騰飛和社會進步的翅膀,這筆無形資產確實難以估算。
年輕的蘭州軌交,還在努力不斷織密地鐵線網,方便市民出行,也提高通勤效率。還不斷提高服務,在細節之處體現城市的精細化管理,讓乘客感受更多城市關愛。今年7月以來,隨著蘭州旅游市場熱度持續攀升,蘭州軌道交通成為來蘭旅客抵達蘭州后的重要交通出行方式之一。為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客運服務質量,給來蘭、返蘭及外出旅客提供更好地乘車體驗和優質高效的便民服務,硬件設施升級改造、導向指引標識完善、客運服務質量提升等方面采取多項措施,持續提升服務品質。還有,2號線的“小心機”,“一站一景”展現“雅韻河都”浪漫風。車站設計充分考慮當代都市人的“打卡”需求,有國潮風的蘭州地標、蘭州美食文化墻、文化板,讓更多在蘭州工作、生活、旅游的人們感受到塞上雅韻的浪漫氣質,從而讓更多游客認識蘭州、愛上蘭州、選擇蘭州。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是個長期積累、不斷創新的過程,既需要保持久久為功的堅持,也需要結合時代發展的最新要求和最新技術,進行評估和提高。通過不斷吸納新技術和新理念,優化完善軌道交通布局,持續推動軌道交通與城市空間協同共生,實現軌道交通的高質量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