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鐵 ?12號線二期 東寶河停車場列檢庫區最后一段頂板澆筑完成,標志著東寶河停車場列檢庫區主體結構全面封頂,這也預示著東寶河停車場主體結構全面封頂的時刻即將到來。
東寶河停車場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茅洲河南側、深圳外環高速西北側、沙井上涌北側及廣深沿江高速東側所圍合成的梯形區域,地塊長約810m,寬約210m,用地面積8.52萬平方米。
停車場主要包括列檢庫、咽喉區、洗車庫及變電所等,此次封頂的區域為停車列檢庫區(長約320米,寬約108m,面積約為3.46萬平方米)。
# 列檢庫區樁基超深、大直徑鉆孔灌注樁數量多,給施工質量控制增加了極大的難度。為此,有關參建單位組織技術骨干,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組織專家論證,確保了施工環節的科學合理、安全可行。現場選用長護筒穿透淤泥層鉆孔設備,鉆孔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工藝并加強測量和監測等工作,保障了鉆孔灌注樁施工的圓滿完成。
# 此外,由于列檢庫區地層主要由4.5-7米厚人工填土和10.6-17.3米厚海陸相交互沉積層組成,淤泥呈流塑狀,流動性較大,如何有效控制基坑開挖對淤泥層的擾動是施工的重難點。為此,參建各方組織了多方論證專項施工方案,采用坑中坑開挖、坡頂掏挖的方式開挖基坑,同時輔以多層排水、碎石換填、邊坡砌筑等安全措施,不僅有效預防了因淤泥流動發生的淤泥滑移和基底隆起、沉降等危險,同時還解決了淤泥層開挖時造價高、效率低等問題。
# 在主體結構施工階段,由于地基基礎軟弱,加之型鋼柱數量多且重量大(列檢庫區共計200余根型鋼柱,最輕的近40噸,最重的近90噸),型鋼柱吊裝難度大。在反復論證后,最終形成了將安裝通道設置在首層承臺上的可靠方案,此方案解決了淤泥地層施工時吊裝機械容易下陷的問題,同時避免了首層承臺在型鋼柱吊裝過程中發生傾斜或者位移風險。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