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網友日前提出合肥地鐵部分線路站名為何以拼音取代英文譯名的疑問,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在答復時透露,該市軌道線網站點英文譯名將統一為漢語拼音。
上述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指出,合肥軌交4號線在2021年開通時采用了英文翻譯,5號線在2022年開通后卻改為拼音。該網友認為,合肥作為新時代的國際化都市,其軌道交通系統采用拼音對國內外乘客均無幫助,并建議合肥軌交統一重新采用英文翻譯方案。
對此,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2月1日回復稱,根據2022年5月1日施行的《地名管理條例》相關要求,市軌道交通集團編寫《合肥市軌道交通公共標識拼音拼寫及英文譯寫規范》指導合肥軌道線網車站導向標識系統建設。
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表示,目前,軌道交通5號線北段車站英文譯名采用漢語拼音,1、2號線站點譯名已同步更新完畢,3、4號線及5號線南段將在后續完成更新,屆時,合肥軌道線網站點英文譯名將統一為漢語拼音。
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相關工作人員5月9日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合肥軌道對線網站點分步驟分階段啟動實施改造。其中,為避免短期的重復建設,減少浪費,3、4號線車站站名拼音改造工作已納入3、4號線延長線建設合同統一招標實施,項目招標已完成,計劃2023年下半年啟動站名拼音改造工作。5號線南段車站拼音改造工作已納入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2023年車站周邊街區測繪及車站導向標識優化改造項目,項目正在招標過程中,將根據招標進展完成改造。
上述工作人員提到,合肥地鐵站名拼音改造工作是響應2022年5月1日正式施行的《地名管理條例》要求,也參考了國內同行做法。
《地名管理條例》規定,地名的使用應當標準、規范。地名的羅馬字母拼寫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統一規范,按照國務院地名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的規則拼寫。地名標識、交通標志等必須使用標準地名。
據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官方微信公眾號介紹,根據《地名管理條例》, 2022年5月,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在借鑒先發軌道交通城市做法的基礎上,啟動合肥軌道車站導向標識拼寫和譯寫研究工作,聯合安徽大學外語學院編制了《合肥市軌道交通公共標識拼音拼寫及英文譯寫規范》,多次組織召開專家評審會,對《規范》進行完善,并同步應用于5號線北段車站導向標識系統。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當時已提到,《規范》后續將在合肥軌道全線網進行應用推廣。
2022年10月,合肥市軌道交通集團公布的合肥軌道車站導向標識的拼寫和譯寫原則稱,根據合肥市地名管理部門意見,軌道交通車站站名為標準地名,地名拼寫必須符合《地名標準》GB17733-2008、《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GBT16159-2012及《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部分)》、《中國地理實體通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GBT38207-2019等規范性文件要求。地名一般由專名和通名構成,原則上專名、通名分寫,均采用漢語拼音拼寫,以詞為單位,不標聲調。地名中的第一個字母大寫,分段書寫的每段第一個字母大寫,其余字母小寫。
而站內導向標識根據情況分別采用拼音拼寫或英語譯寫。比如,以量子科學中心為例,作為站名時應寫作Liangzi Kexue Zhongxin,作為站內導向標識時則寫作Quantum Science Center。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