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伴隨著成槽機的轟鳴聲,由中科建通承建的北京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土建施工08合同段(下稱“13號線08標段”)地下連續墻工程順利開工,標志著項目進入圍護結構施工階段,為后續主體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開工儀式合影
彩綢飄空,掌聲雷動,開工儀式隆重舉行。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13號線08標段項目部、北京致遠工程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和中科建通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相關負責人及代表出席了儀式并講話,隨后舉行了安全宣誓、簽名儀式和開工利是等活動。
首幅鋼筋籠成功吊裝
13號線08標段線路全長約1.37km,包含1站2區間,分別為回龍觀東大街站~回龍觀東站區間、回龍觀東站、回龍觀東站~天通苑站區間。其中,回龍觀東站全長358m,標準段寬19.74m,深度約20.6m,總建筑面積20660㎡。
回龍觀東站基坑支護結構為800mm厚地下連續墻,墻長為23.11m~27.56m。區間主體采用明挖法施工,圍護結構采用800mm厚鋼筋混凝土連續墻+內支撐的形式。
地連墻施工現場
“本次工程主要難點在于異形幅較多,施工難度較大”。中科建通地連墻項目負責人介紹,回龍觀東站共有138幅地連墻,9種鋼筋籠配筋圖,18個異形槽,占比13%。區間共有40幅地連墻,7種鋼筋籠配筋圖,9個異形槽,占比22%。此外,施工臨近小區,基坑開挖線距離車站主體最近距離為7.2m,且施工受交通導改及蓋挖施工影響,施工不連續。
成槽機開啟儀式
為此,中科建通項目團隊科學謀劃,周密統籌施工。針對異形幅較多現狀,按照訂單模式施工,在鋼筋加工完成驗收后再進行成槽施工。同時,充分做好前置工作,精心測算吊點計算,保障安全吊裝。為解決基坑開挖線距離近的難題,項目團隊安排臨時道路封閉,做好人車導流,并發揮先進設備和成熟管理的優勢,調整施工節奏,保障高效施工。
施工團隊緊張有序工作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從2022年底至今,項目團隊充分發揚“事在人為、堅韌圖成、永創新高”的企業精神,克服管線改移、圖紙變更等重重困難,持續推進場地布置與地連墻施工同步進行。此前,項目團隊已調集履帶吊、成槽機等專業設備,組織特種工及各類專業工人進場,以及準備各類材料及預埋件500余噸,為地連墻施工創造了良好條件。
未來,中科建通將充分發揮科研創新和工程實踐相結合的優勢,以高效服務和系統解決方案,為滿足市民美好出行需求,助力首都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貢獻中科建通的建設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