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下午,隨著1、2號熱滑電客車平穩停靠在牧華路站左右線站臺股道,標志著成都軌道首個設計時速160公里高速熱滑圓滿完成,至此,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工程接觸網專業施工全節點如期完成,為后續全線綜合聯調、試運營及開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熱滑試驗是指電客車在接觸網送電的情況下,由電客車的受電弓從接觸網直接取電,自行驅動,完成啟動、牽引、制動等全部運行過程,檢驗接觸網、軌道工程施工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經測試,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車輛運行狀態良好,車體運行平穩,弓網匹配良好,接觸網未出現打弓、鉆弓、脫弓等現象,整個過程平滑順暢,達到預期效果,
為保障本次熱滑順利進行,電建鐵路成都公司攜手項目工區咬定目標,積極對接、多方協調,實時召開專題梳理會,制定專項方案及技術交底。各參建單位人員戮力同心、團結協作,加強過程控制,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各項疑難點。期間成功克服了疫情、高溫限電、軌行區多、專業交叉作業頻繁等困難,保障了各節點的圓滿完成,為軌行區按時移交創造了先決條件。一是嚴格落實值班制度,推進網格化管理,積極落實相關制度要求;二是緊盯工序銜接,不斷強化和夯實各項安全、質量基礎工作;三是加強黨建引領,成立黨員突擊隊、黨員先鋒崗,扎實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
在全體參建人員的共同努力下,3月8日順利完成全線限界檢測、3月18日完成全線冷滑試驗、3月19日提前完成全線站臺門系統試驗,3月20日完成長順村停車場整體移交……各項工作安全、優質、高效達到預期目標,車站附屬工程施工、常規設備及裝飾裝修工程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成都軌道交通19號線二期作為成都市“東進”戰略的主動脈,是成都軌道交通第四輪建設首條開工的線路,也是成都地鐵首條設計速度為160公里的地鐵線路,連接天府國際機場和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線路開通后將實現雙機場之間的快速直達,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天府國際機場“兩場一體”的運行模式創造條件,同時也為廣大市民乘客帶來更加舒適、安全、快速的地鐵出行體驗。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