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聯營體承建的澳門完善新口岸區污水截流管設計連建造承包工程暨澳門特區首條盾構法施工的隧道工程順利貫通。
2023年2月20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聯營體承建的澳門完善新口岸區污水截流管設計連建造承包工程暨澳門特區首條盾構法施工的隧道工程順利貫通。
隧道采用Φ3.38m中鐵1076號土壓平衡式盾構機掘進,線路出始發井后沿格蘭披治賽車道敷設,全長2278.788米,覆土厚度7.5-12m,線路設有R=50、100、150m三種水準曲線。隧道斷面為軟弱不良淤泥質地層,沿線建構筑物密集,地下不明障礙物諸多,孤石填石分布,道路下方管網密布。面對特殊的人文地理環境,在城市極小空間內組織盾構施工,為確保小斷面隧道的快速、安全、穩步實施,項目采取以下措施:
項目邀請國際事業部、公司專家對半負環始發、R50m急轉彎、淤泥質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盾構掘進技術進行指導幫扶,制定了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專項技術措施,研發了“自動啟閉式渣土自動稱重系統”控制地層損失,完成軟弱不良淤泥層中的R50m S彎、R50m直角急轉彎,嚴控了格蘭披治國際賽車道下長距離掘進風險。
項目團隊與公司專家組、設備廠家攜手攻堅,相繼有針對性地設計定制了“遠程制送漿系統”、“盾構疊落分體始發架”、“長距離泵送出渣系統”、“半龍門式起重機”等非常規設備,以適應嚴苛的施工環境,多項舉措有效化解項目施工難題,并且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取得了單班掘進17環、單日掘進31環、單月最高掘進543環的好成績。
項目伊始便嚴把物資計劃關、出口關、進場關、入庫關、庫存關、進口關。面對諸多物資難以按周計劃進場儲存、克服材料過關運輸所帶來的困難,項目成立材料運輸管控小組,全過程跟蹤各項材料報關運輸,處理影響運輸的各種突發情況,對于管片等體積較大物資嚴格執行按時、按日、按量進場。
為了確保工程順利的進行,項目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管理方式,針對性制定了泵送出渣防堵管十項措施、長距離泵送漿防漿管堵塞硬十條、小隧道安全專項卡控等管理制度,以階段性總結、月度考核、周檢驗收、安全員日排查、技術員全程盯控等方式對盾構掘進實施了全方位管理。
此工程作為特區政府惠民政策的重點工程,項目盾構洞通節點的按期完成,為從根本上解決新口岸區污水管排放能力不足和外港碼頭污水溢流的問題,有效改善外港碼頭水環境污染情況做出重要鋪墊。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