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又迎來新的進展: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合同評審會召開。徐州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即將改組!
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合同評審會召開
徐州市財政局消息,2月3日,評審中心會同局PPP辦公室、經建處、法規處召開徐州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合同評審會,審核項目《合作協議》《項目合同》《股東協議》《公司章程》。會議邀請了5位法律、咨詢、財務等領域PPP專家參與評審,市國資委、徐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等參加了會議。
評審會上,咨詢單位對項目合同、合作協議等文件的核心內容進行了匯報,與會專家及部門代表對有關文件進行了評審,分別從法律、政策、財務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意見和修改建議,實施機構及咨詢單位對照專家評審意見進行了修改完善。
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作為“網運分離”的一環,對于發揮軌道線網的規模效應,降低內部協調成本和提高整體運營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143億元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中標
軌道交通網了解到,自2020年11月27日徐州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要求推進組合運營PPP項目以來,徐州地鐵集團全力配合市國資委和市財政局完成了項目實施方案編制,破解了制約項目推進的立項問題,開展了兩輪社會資本市場測試、金融機構可融性測試工作,完成了動產評估、法律意見書、財務復核工作,“兩評一案”通過省財政廳評審。實施方案獲市政府批復后,于2022年6月發布了資格預審公告正式進入采購程序。
而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開啟公開招標,經歷了公開招標終止,采購方式變更為競爭性談判等環節后,最終在2022年12月9日,發布項目成交結果公告: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與中鐵建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電氣化局集團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成功中標。
2022年12月16日,實施機構徐州市國資委發出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成交通知書,確定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體為成交社會資本方,標志著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PPP項目順利落地。
本項目總投資主要為1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項目中動產設施(包括通信、信號、供電、綜合監控、防災報警、環境與設備監控、安防與門禁、給排水與消防、自動售檢票、車站輔助設備、運營控制中心和車輛等)的投資所需資金,根據徐州地鐵1、2、3號線資產評估報告,資產評估值為1,430,049.89萬元(含增值稅),參照評估值,本項目總投資為1,430,049.89萬元。
“徐州式”PPP
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組合運營 PPP 項目,要追溯到 2014 年。
根據徐州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徐州市軌道交通采取 PPP 模式。經相關部門深入研究,最終確立了以 PPP 為主線的“網運分離、模塊組合”建設運營模式,按照預算法及相關 PPP 政策依法合規設計,形成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土地開發和上蓋物業四個相對獨立的運作模塊;建設和運營兩個模塊,采取網運分離模式分別引入專業的社會資本合作,形成“建設運營分段運作,區域物業分層反哺”的模塊組合框架。
按照“網運分離”的思路,徐州市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采用了建設、運營分階段合作的運作思路,將軌道交通項目分為設計建設和運營維護兩個階段分別引入社會資本。其中,在設計建設階段,徐州市先后完成了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3號線一期的PPP項目的社會資本采購,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分別于2019年9月和2020年11月進入初期運營,3號線一期項目于2021年6月28日進入初期運營。在運營階段,擬采用“多元投資+使用者付費+政府監管補貼”模式,通過PPP模式,將徐州市軌道交通已完成建設的1號線一期、2號線一期、3號線一期統一捆綁納入運營的PPP合作范圍,即組合運營PPP項目(即“本項目”)。
本項目實施內容為:徐州市軌道交通1、2、3號線一期工程組合運營,運營內容包括徐州市軌道交通1、2、3號線一期工程的客運服務、其他經營性設施的運營(包括廣告、通信、商鋪租賃等經營)服務、動產設施維護保養服務。
PPP組合運營公司改組
根據相關公告,本項目合作期限為25年,自組合運營公司完成股權重組變更登記并與實施機構正式簽署PPP項目合同(含動產轉讓協議和不動產租賃協議)之日起開始計算。由于本項目投資需分期實施,約定項目合作期前4年的期間為出資期,在此期間內,組合運營公司須按照PPP合作協議約定的計劃或根據實施機構屆時的要求落實本項目投資任務(即購買動產設施的資金籌集任務)。
實施機構通過采購程序選定社會資本后,由本項目中標社會資本、1號線一期PPP、2號線一期PPP、3號線一程PPP項目中的社會資本聯合體牽頭方和政府方出資代表共同將徐州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改組為PPP組合運營公司,即本項目的項目公司。
根據此前招標公告,組合運營公司股權結構為:1、2、3號線PPP項目的3家社會資本牽頭方各出資1億元、1億元和5億元,合計出資7億元,占組合運營公司股權比例的16.32%;政府方出資代表出資17.90億元,占組合運營公司股權比例的41.72%;本項目中標社會資本出資金額為18億元,占組合運營公司股權比例的41.96%。
待組合運營公司改組完成后,由實施機構與組合運營公司簽署PPP項目合同,約定:
1.組合運營公司通過出資購買1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的動產設施的所有權;同時通過租賃的方式,獲得不動產部分如隧洞、車站等土建設施及其附著物的使用權。合作期內,組合運營公司負責三條線路一期工程的運營和設備維護,并有權獲得票務分配收入、非票收入及經績效考核的可行性缺口補助;
2.通過“30%資本金+70%項目融資”方式籌集1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動產購買所需的資金,并負責分年償還本項目的項目融資,確保PPP合作期末組合運營公司無負債;
3.組合運營公司股東通過年度稅后分紅方式獲得投資收益(政府方出資代表不參與分紅);
4.合作期滿后,組合運營公司將本項目各項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方或其指定機構,社會資本股東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清算或其他合法方式實現退出。
項目回報機制為:組合運營公司通過出資購買1號線一期工程、2號線一期工程、3號線一期工程的動產設施的所有權;同時通過租賃的方式(分別就1、2、3號線一期項目不動產每年支付壹元租金),獲得不動產部分如隧洞、車站等土建設施及其附著物的使用權。合作期內,組合運營公司負責三條線路一期工程的運營和設備維護,并有權獲得票務分配收入、非票收入及經績效考核的可行性缺口補助;合作期滿后,組合運營公司將本項目各項設施無償移交給政府方或其指定機構,社會資本股東通過股權轉讓方式、清算或其他合法方式實現退出。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