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及京投所屬軌道公司了解到,作為北京市重點工程的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已進場開工建設的12個標段全部復工。全線管理及勞務人員全部到崗,工程已進入復工滿產階段,為確保一季度“開門紅”創造了有利條件。
全市軌道交通工程近期將實現復工滿產
在中關村軟件園北側的后廠村站施工現場,東側基坑已挖至地下18米的基坑底,工人們正在對三角支架的螺栓進行加固,為接下來的施工作業做好準備。據介紹,后廠村站所在16標段涉及“一站兩區間”,目前車站主體結構整體完成5%。2023年將是項目施工的關鍵之年,根據施工計劃,今年底將實現車站主體結構封頂,兩隧道區間實現貫通。
今年,北京市在建軌道交通共200余公里,計劃投資350億元。據介紹,圍繞全年建設任務,北京市重大項目辦提前謀劃、統籌協調、積極推進軌道交通工程節后安全有序復工復產,為完成全年投資計劃開好局、起好步,充分發揮軌道交通在重大項目中的穩定器和助推器作用。
春節期間,北京地鐵建設全網重點線路重點標段的7個關鍵節點工程連續施工生產。針對春節期間停工標段,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組織參建單位提前制定復工計劃,部署復工安排,通過包車定點接送、代購火車票等方式安排施工人員返京工作。目前,全市軌道交通工程已有14000余人返崗返工。預計2月10日左右,所有標段將實現復工滿產,現場施工人員將達23000余人。
北京地鐵13號線拆分后運輸能力將大幅提升
據了解,北京軌道交通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是在既有13號線西二旗-龍澤-回龍觀站區段,通過線路改造等技術手段,將既有13號線倒“U”型線進行拆分,在16號線和17號線之間搭建“X”型東、西橫向線,形成13A線、13B線兩條線路。
13A線由車公莊經西直門、新龍澤至天通苑東,串聯既有13號線西段及天通苑和回龍觀地區。13B線由海淀區16號線馬連洼站,經新龍澤至東直門站,串聯了上地軟件園、回龍觀、天通苑及13號線東段。兩條線路具備互聯互通的條件,同時預留了B線跨線運營至A線的條件,未來不僅可以實現A、B線同站臺換乘,而且可以實現跨線組織運行,提升服務水平。
拆分完成后,13A線將由目前的6節編組提升至8節編組,運輸能力提高75%左右。13B線運輸能力也將提高30%左右,有效解決西直門終點站列車折返條件差、發車間隔無法縮短、13號線車廂擁擠、站外限流排隊等問題。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完成后,將進一步改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出行條件,完善北部地區軌道交通線網,更好滿足市民出行需求。
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涉及18座新建車站,其中10座車站已開工建設,本月內還將有3座車站實現開工。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作為國內最大規模的既有線改造工程,將在不影響13號線運營的基礎上,利用晚上地鐵停運后的‘窗口期’在既有線上開展車站改造及新加車站的施工作業,施工難度大、風險高,稍有不慎將影響第二天地鐵正常運營,這給地鐵施工組織和現場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