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自然資源局三水分局公示了《佛山市三水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以下簡稱“草案”)。草案從國土、交通、配套等各方面披露了三水區未來15年的發展動向。
未來,三水將規劃構建 “一心一帶兩軸四片”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落實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方案經過三水區的4號線(在建)、8號線(遠期)、12號線(遠期)建設,打造佛北副中心城區公共服務中心,構建覆蓋城鄉的四級公共中心體系,努力實現“灣區制造名城、活力城市三水”的發展愿景。
構建“一心一帶兩軸四片”國土空間格局
此次規劃范圍包括三水區全域、中心城區兩個空間層次。全域總面積827.71平方公里,包括西南街道、云東海街道、白坭鎮、樂平鎮、蘆苞鎮、大塘鎮、南山鎮。中心城區范圍為西南街道和云東海街道(除三水農場外),總面積225.92平方公里。
《草案》指出,三水將承接區域發展動能,銜接佛山市域空間格局,重點落實細化市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重要戰略意圖,構建 “一心一帶兩軸四片”的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格局,促進高質量發展要素集聚和流動。到2035年,三水實現常住人口規模約110萬人,管理服務人口約120萬人。
“一心”:加快建設佛山云東海生物醫藥產業園、佛高區大同湖科技產業園、三水新城等空間載體,提升三水綜合服務功能和產業功能,聯動獅山組團共建佛山副中心。
“一帶”:依托廣佛肇主要城鎮帶與交通大動脈建設的廣佛肇城鎮協同帶,提升人才、資本、科技等高端要素導入水平,助力三水加快融入佛山中心城區、廣州主城區。
“兩軸”:統籌三水南北部,提升城鎮發展質量與空間品質,依托塘西大道、三水大道等串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載體,建設城鎮功能拓展軸;依托佛山高新區北拓動能,做實南三產業協同格局,形成串聯獅山、樂平、蘆苞的南北向先進智造發展軸。
“四片”:即中部佛山副中心-城區、北部產城融合片區、南部產城融合片區與南山生態產業片區。
實施地鐵4號線、8號線和12號線建設
城市建設,交通先行?!恫莅浮诽岢觯畬⒆鴵黼p機場、三軌道樞紐,構建區域融合、外聯內暢的綜合交通體系。
鐵路網絡方面,將落實上層次規劃確定的國鐵城際線網,加快推進交通樞紐周邊地區綜合開發。
高速網絡方面,將加密高速公路主骨架,構建“八橫三縱”路網,均衡高速設施覆蓋,提高粵港澳大灣區內部高速公路通行水平,支撐三水與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的互聯互通和深化合作。
城市軌道方面,將落實佛山市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方案經過三水區的4號線(在建)、8號線(遠期)、12號線(遠期),加快4號線建設,強化三水與佛山中心城區、佛山西站、廣州南站、廣州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
城市建設方面,除了全力推進三水的交通建設,三水還結合城市碧道建設,構建“山環水繞、林田相依、藍脈綠網”的公園綠地系統。
三水將以鄉村全域振興為引領,農文旅融合發展,全面提升 三水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加快都市型農業轉型, 打造若干精品生態郊野公園和農業公園;立足三水優良生態本底,全面提升城市公園規模指標, 打造獨具魅力、生態 宜居的大灣區精致公園城市;以城鄉生活圈構建為依托,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城市公共空間提升、城市更新,打造便利開放的社區公園、 口袋公園,實現“5分鐘見綠、10分鐘見園”。
打造佛北副中心城區公共服務中心
對于廣大市民關心的公共服務建設,《草案》也有明確的規劃。《草案》計劃強化優質公共服務供給,共建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三水將高水平建設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三水院區(三甲)、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三水醫院(三甲)及佛山教育城(佛山科創學校)項目,全力打造區域教育醫療中心、佛北副中心城區公共服務強中心、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游優質生活圈。
在此基礎上,三水還將打造佛北副中心城區公共服務中心,構建覆蓋城鄉的四級公共中心體系。引導中心城區高等級公共服務設施集聚提質,全力建設佛北副中心城區區域級公共服務強中心,打造“城市樂平、魅力白坭、品質大塘”,依托15分鐘社區生活圈,布局高品質公共服務設施,推動全區綜合公共服務均等化布局。
其中包括:
2個城市(區)級公共中心:三水新城公共服務主中心、西南老城公共服務副中心,共同構成佛北副中心城區區域級公共服務中心;
6個片區級公共中心:云東海生物港、北江新區、南站片區、樂平、白坭、大塘鎮區片區級公共服務中心,面向片區提供綜合型服務、面向區域提供專業型服務;
4個鎮(街)級公共中心:蘆苞鎮區、南山鎮區、樂平大同湖科創園、白坭聚龍灣產業園,面向鎮(街)提供綜合配套服務;
2個單元社區級公共中心:提供生活配套服務,實現基本服務設施15分鐘可達。
33個重點項目建設近期將推進
此外,《草案》還公布了三水區擬近期實施計劃情況。
其中,區級以上重大交通設施包括軌道交通4號線建設、廣湛高鐵三水段建設、柳廣鐵路規劃建設、佛肇高速建設、增佛高速建設、西部沿江高速規劃建設、塘西三期及其南延線、季華路西延線建設、三花路擴容提升。
區級以上重大公服、市政設施包括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三水院區建設、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三水醫院建設、佛山教育城(佛山科創學校)項目建設、三水區文化中心配套設施建設、三水區體育場館建設。
區級以上重大產業平臺包括有第三代產業園區建設、云東海生物醫藥產業園、樂平大同湖科技產業園、佛山水都飲料食品基地、大塘新材料產業園、佛山新能源汽車產業園、聚龍灣智能裝備產業園、云東海電子信息產業園、北江科技創新園、南山大健康產業谷。
鄉村振興、綠美三水行動則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現代都市農業綜合示范基地建設、碧桂園萬畝智慧農業園、三水漁業工貿產業園、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村公共服務及基礎設施建設、省全域旅游示范區鎮建設、綠美廣東三水行動建設、社區體育公園、口袋公園建設。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