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湖北省檔案館組織專家赴武漢地鐵集團開展數字檔案館測評。武漢市委機要保密和檔案局相關處室負責人出席會議。
專家組通過聽取工作報告、查看系統功能、審閱佐證材料、現場質詢等方式,對武漢地鐵集團數字檔案館基礎設施、系統功能、檔案資源、保障體系、服務績效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測評。專家組一致認為,武漢地鐵集團數字檔案館系統功能完善,契合企業業務,硬件設施配備符合要求,實現了檔案資源數字化、檔案利用網絡化,一致同意武漢地鐵集團通過“湖北省示范數字檔案館”測評。武漢地鐵集團成為湖北省首家通過測評的企業。
武漢地鐵集團自2020年9月獲批數字檔案館建設試點單位以來,協同推進機房基礎設施、系統相關功能的建設:開展檔案系統與BIM平臺、OA系統的在線歸檔,實現了工程設計文件、文書的在線歸檔與管理;開展收集、整理、保存、統計、借閱等功能的線上辦理,著力打造定制化、智慧化、面向用戶的檔案系統;實現了整體數字化率達95%以上。
數字檔案館建設試點工作開啟了檔案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下一步,武漢地鐵集團將持續探索檔案信息化建設,為武漢地鐵集團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