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伴隨著一聲炮響,歷經400余天的艱苦奮戰,米倉大道二標段火閘埡隧道左洞順利貫通,這也是米倉大道首個貫通的中長隧道。
火閘埡隧道位于巴中市通江縣諾水河鎮甄子河右岸,為左右線分離式雙洞隧道,左線長693米,右線長695米,最大埋深125米。隧道穿過了砂泥巖地層,裂隙相對發育,容易儲存地下水,開挖過程中側壁易發生崩塌、掉塊,對施工質量和工序銜接速度要求高。
米倉大道二標項目部常務副經理楊玉飛告訴記者,針對復雜的施工環境和多變的圍巖特性,項目方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和技術討論,最終確定了“管超前、嚴注漿、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勤測量、早封閉、快襯砌”的施工原則,施工過程中采用超前地質預報系統進行超前地質勘探,對不同圍巖類別采用不同鉆爆設計施工。
“這樣既克服了洞口偏壓、易崩塌、掉塊的施工難題,也能最大程度確保工程作業人員安全和隧道施工質量。”楊玉飛如數家珍。
火閘埡隧道的貫通將實現二標段一工區與二工區的交通直達,為后續施工和物資設備調配提供了便捷通道。同時也打通了米倉大道的咽喉處,將大幅提升項目進度。
米倉大道起于通江縣兩河口鎮,向西經臨江、諾水河鎮、鐵廠河進入南江縣境內,全長97公里,估算總投資129.8億元。建成后,將與巴陜高速、鎮廣高速等多條道路連接,屆時光霧山與諾水河將連為整體,沿途7個旅游景區也將連線成片,極大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