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鐵十四局四公司承建的武大高速3標段項目主線最后一段瀝青上面層攤鋪作業完成,這是該公司四季度以來又一重點工程實現重大節點突破。
面對當前全國疫情多點散發的嚴峻形勢,中鐵十四局四公司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和施工生產,堅持“一手抓抗疫、一手抓生產、兩手都要硬”的工作要求,完善疫情應急處置預案,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重要崗位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與基層一線對接聯動,從細化防控措施、健全工作機制等方面筑牢疫情防控堅固防線。在確保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他們聚焦項目重難點工作,在工程攻堅、科技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施工生產實現穩步有序推進。
“在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上,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要齊心協力打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這場硬仗,以多種手段實現施工生產穩定。”召開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工作推進會后,該公司各工程項目以“勞動競賽”為抓手,比安全、賽質量、爭先進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施工紀錄不斷刷新。
在淄博市張店區重點民生工程張店雨污分流改造工程項目現場,項目部開展“奮戰百日決勝全年”勞動競賽,僅用3個月就完成了35個小區、13條道路的路面銑刨、管網鋪設、瀝青路面鋪設、綠化種植等施工內容,累計埋設雨污水管道7萬米,鋪設瀝青路面75萬平方米,提前完成重要節點。隨著該項目作業面全面鋪開,項目部通過設立“防疫專員”測量進場人員體溫、檢查口罩佩戴、掃描出入證二維碼了解行程信息、對作業區每隔3小時進行一次消殺等方式,確保做好施工現場疫情防控工作。
張店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完工小區實景圖
在被譽為“萬里長江高鐵第一隧”的重黔鐵路重慶長江隧道施工現場,技術員正在利用“一板一檔”管理信息系統,記錄隧道施工過程中的各項技術數據。該項目創新性組建“重黔鐵路長江隧道信息化中心”,建立起系統的標準化管理體系和全面的智慧工地體系,以標準化打造鐵路施工的“品質工程”。
中鐵十四局重黔鐵路長江隧道信息化中心
同時,他們嚴格落實施工現場封閉管理網格化、疫情防控措施清單化、應急預案和響應流程化、員工關愛人文化、安全生產措施同步化、防控措施落實高效化“六化”措施,為國內外首次大直徑盾構洞內組裝、始發提供充足的技術、環境要素保障。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有18個重大工程取得關鍵節點突破,在建項目累計完成產值89.7億元,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向穩向好。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