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南寧市成功入選交通強區第一批試點單位。近日,記者從市交通運輸局獲悉,南寧市以試點項目為抓手,穩步推進南寧—廣州貨運專列、軌道交通智能運維技術創新、城市出入口暢通工程、自動化倉儲及快遞分撥中心創新等4個交通強區建設試點任務,以及智能快遞車、現代化城市綜合配送服務等11個交通強市試點任務,取得了積極成效。
穩步推進南寧—廣州貨運專列試點
2021年8月31日上午,首趟“南寧—欽州—唐山”的49929次“公鐵海”多式聯運班列駛離南寧國際鐵路港貨場。班列先前往欽州港東,在那里整箱裝船轉海運發往唐山,全程運輸時間比公路運輸有所減少。南寧國際鐵路港占地8140畝,以鋼材、電子、農產品、五金機電等主導品類為重點,提供運輸集散、倉儲配送等物流服務。
目前,南寧市正依托南寧國際鐵路港穩步推進南寧—廣州貨運專列試點。據悉,南寧—廣州貨運專列由廣西寧鐵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組織承運,計劃開行南寧國際鐵路港運輸直達廣州小塘西站、石龍站的鐵路集裝箱專列。
廣西寧鐵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已與豐林木業及國旭集團2家木業公司、武鳴工業園區的4家瓷磚企業初步達成合作意向,計劃運輸大型纖維板、瓷磚等貨物;開發了經由左、右江地區發往昆明地區的碳酸鈣及焦炭貨源至六景港集結,再使用鐵路敞頂箱上、下水的“鐵水聯運”新路徑,并與廣東省廢鋼鐵應用協會達成了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年發運量在50萬噸以上。目前,南寧—廣州貨運專列試點已完成組貨及申請鐵路運費優惠政策支持,將盡快開行首趟專列。
城市出入口暢通工程試點加快建設
今年10月17日,六景至賓陽高速公路通車,標志著首府南寧城市出入口暢通工程試點工作取得又一個突破。此外,張村至六景公路項目施工進入收尾階段,預計年內順利建成通車。
為加快推進南寧市繞城高速節點及銜接工程,市交通運輸局牽頭完成了與廣西交投集團的合作框架協議談判,形成《南寧市人民政府廣西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南寧市繞城高速公路新增互通立交及配套工程的框架協議(上報稿)》,待南寧市政府城建會議審議通過后,即可簽約。同步開展單個立交節點前期工作,推進南寧市繞城高速公路新增互通立交及配套工程項目、對外高速公路新增立交節點建設。現代化城市綜合配送服務試點已完成產品批發商、物流公司招商引資,正在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及城市總倉選址工作。
同時,結合“土地換工程”思路,市交通運輸局還多次組織各部門、單位召開配套用地專題研究會,并行文上報南寧市政府,提請加快明確出讓土地問題,進一步落實建設資金,促進項目開工建設。
更多試點用科技改變市民生活
今年“雙11”期間,南寧市民發現,他們收取快遞時間更短了,也更安全了。市民劉先生對京東物流智能快遞車的出現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說:“智能快遞車操作簡便,送貨也及時,無人配送還更安全。”據悉,該智能快遞車不僅能讓消費者更靈活地安排自己收取快遞的時間,還打通了山姆、七鮮等多個商超配送系統,提供超市訂單無人即時配送服務。
這一便捷服務得益于南寧市自動化倉儲及快遞分撥中心創新試點整體運營平穩。目前,該試點已完成設備安裝(完成7條分揀智能化設備安裝調試)、系統接入等工作,一期已完工,日處理單量約24萬單;智能快遞車試點已落地南寧2輛,目前已覆蓋興寧區金橋營業部附近的多個社區,未來將持續推廣。
此外,軌道交通智能運維技術創新試點項目中的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智能系統、智慧車站試點、城市軌道交通機電設備智能運維系統等3個系統已基本完成設備安裝及調試,建立了無人值守的智能客服中心、車站智慧艙,配備了智能機器人等。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