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市級重點工程金鳳隧道工程(主城區段)右線歷經600多天奮戰順利實現貫通,比計劃工期提前35天,標志著金鳳隧道主城區段施工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全線順利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金鳳隧道工程(主城區段)項目位于璧山區與高新區境內,全長6.1km,由于隧道地質環境復雜,含突泥涌水、斷層、煤窯采空區、瓦斯、軟弱圍巖大變形、下穿農家樂、魚塘等不良地質及施工條件,給項目建設帶來了巨大挑戰。
項目前期,在重慶高新區、璧山區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施工用地保障工作,為項目建設施工進場掃清了障礙。為破解項目施工難題,確保隧道的施工安全質量,項目業主單位重慶城投建設公司協同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參建各方,聚力攻堅,施工中采用地質雷達、TSP、超前水平鉆探等先進科學探測手段,實時準確掌握掌子面前方地質狀態。同時,開展洞內監控量測及地表觀測,及時調整工藝工法,采用控制爆破、機械開挖等多種開挖方式,盡可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確保施工安全順利展開。
施工現場
特別是近期項目正處于攻堅階段,面對本輪疫情,在上級單位精心指導下,重慶城投建設公司及時研究貫徹落實防疫生產兩手抓措施。11月10日,公司項目項目管理人員提著行李入駐工地,并在項目部成立了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班組設立“網格員”,對進場人員、車輛實行閉環管理,確保疫情防控落到實處。同時每天按時統計上報疫情期間項目生產工作調度信息,提前部署安排,上報市級部門協調混凝土、鋼材運輸等難題,聯合參建各方全天實時跟蹤項目進展,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金鳳隧道
據了解,金鳳隧道工程是主城路網體系中的“東西向大通道”的重要一環,是主城西部骨架路網中的結構性大通道,項目建成后,將緊密聯系起璧山與繞城高速、以及璧山與中心城區的通道,能有效緩解璧山隧道、成渝高速中梁山隧道通行壓力,進一步縮短璧山區同城化的時空距離,對完善西部快速路網骨架、助力西部(重慶)科學城高質量發展、助推成渝雙城經濟圈社會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