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最后一聲炮響,由中國安能三局重慶公司承建的安徽桐城抽水蓄能電站籌建期洞室道路及業主營地工程上下庫連接道路隧道安全順利貫通,經現場實測,隧洞貫通量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為實現上下庫道路貫通連接目標提供了保障。
上下庫連接道路隧道順利貫通
上下庫連接道隧道全長940m,洞身段為二長片麻巖,進出洞口為閃長巖,隧洞斷面尺寸為8.9m×6.25m,馬蹄形斷面,圍巖類型以Ⅱ~III類為主,進出口為IV類,穿越斷裂帶為V類;適合采用全斷面法進行施工,IV、V類圍巖采用減小進尺加強支護的方法進行施工。采用手風鉆鉆孔,楔形掏槽,周邊孔采用光面爆破,不耦合裝藥。采用3m?3;裝載機進行裝渣,20t自卸車水平運輸出渣。在進洞口或者圍巖軟弱部位采用管棚、小導管注漿等方法進行預加固,確保施工安全。
隧洞施工面貌
項目部始終遵循“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的總體原則,堅持科技攻關,嚴格推行項目標準化管理,科學組織、精細管控,短進尺快循環,嚴格把控安全生產,大大減少了隧洞溜塌、突水、突泥等地質災害,極大的提高了隧洞施工工效,確保了隧洞按期順利貫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