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通號天津分公司承建的廣汕鐵路通信專業順利完成磨刀坑隧道漏纜敷設任務,標志著廣汕鐵路GSM-R系統工程取得階段性進展。
漏纜敷設是繼通信鐵塔組立、隧道設備安裝后GSM-R系統工程的又一階段性進展,漏纜敷設完成后將滿足無線信號的覆蓋需求,有效為高速列車提供通信信號。作為廣汕鐵路通信專業首個漏纜敷設的磨刀坑隧道全長1995米,漏纜自隧道兩端敷設至隧道洞室內的GSM-R數字光纖直放站遠端機及漏纜監測設備,敷設方向沿廣州至汕尾方向,引下防護管采用不銹鋼卡箍及化學錨栓固定。
為確保隧道漏纜敷設安全有序開展,參建項目部統籌謀劃、精心部署,相繼克服疫情影響及交叉施工嚴重等眾不利影響因素。在施工組織方面,項目部積極與站前單位溝通協調,安排接口專班盯控作業面移交情況,組織技術人員擬定作業指導書及通信專業施工工藝標準;在安全技術方面,在物資進場后嚴格執行進場材料自檢、漏纜單盤測試等報驗工序,開工前安排技術人員繪制漏纜配盤圖、安質人員對現場作業隊進行安全交底、項目總工同步組織各班組開展技術交底;在工藝質量方面,現場作業隊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參照細部設計及驗收標準等相關規范要求,嚴格感召規程實施。一系列舉措的有效實施為鑄造廣汕鐵路精品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截止當前,作業人員正在緊鑼密鼓的籌措直放站室內設備安裝工作,進場材料報驗、管道預埋、鐵塔基礎制作、鐵塔組立、漏纜敷設等各項施工工序正穩步推進。全體參建職工表示:將堅持踐行鐵路人的使命和擔當,團結協作、埋頭苦干、勇毅前行,為廣汕鐵路按期高質量開通而不懈奮斗,共同譜寫高速鐵路弱電系統集成工程發展新篇章!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