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記者從合肥市軌道集團獲悉,5號線渡江紀念館站“紅心驛站”,近期將以全新面貌與廣大市民乘客見面。
合肥軌道5號線渡江紀念館站緊鄰安徽名人館、渡江戰役紀念館、安徽創新館等重要場館,是合肥文化集中地帶,同時這里緊鄰八百里巢湖,青山環繞,綠水長流,獨特的區位使得這里“紅”“綠”“藍”資源豐富。“紅”是指以渡江精神為代表的本地紅色文化以及其中蘊含的廉潔精神;“綠”是指巢湖綠水青山、人文景觀、魚米之鄉等綠色發展理念;“藍”是指合肥高質量發展中以科技創新為代表的創新元素。
“紅心驛站”融合獨特的自然環境、地域特性及文化特征,以“越古·躍今·悅合肥”為主題,以“紅綠藍”三大板塊交互式呈現,傳達出“暢游過去未來,暢行地域文化,暢享科技未來”的設計理念。
“紅心驛站”在設計理念上刪繁就簡,以科技感包裹內容,重點打造立體空間感。同時,突顯合肥地域文化,融合文化內涵、藝術品位與社會效應,增加趣味性及可視化內容,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讓來往乘客感受文化對心靈的浸潤。
除了“紅綠藍”三種元素的交互融合,“紅心驛站”摒棄了傳統單一的壁畫、照片墻、墻繪等美陳設計,采用了立體剪影、3D打印、電子屏等多種形式展現創意元素,行人不再是走過,而是“走進”一個文化世界。
近年來,合肥軌道集團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工作,通過建設廉潔文化特色地鐵站點、編印廉潔教育讀本、拍攝廉潔宣傳視頻、組織開展警示教育等方式,突出重點、多點發力,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
此次“紅心驛站”建設深入挖掘渡江戰役紅色資源,展示合肥廉潔故事,以廣大人民群眾身邊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廉潔文化。通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增強陣地宣傳的實際效果,營造城市政治清明、正氣充盈、奮發向上的氛圍。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