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市民期待已久的汕頭海灣隧道正式開通。為切實做好海灣隧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當天下午,交警秩序管理大隊聯合龍湖大隊、濠江大隊組織民警走進汕頭海灣隧道管控中心,與隧道運營管理部門負責人一起研究探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民警向隧道運營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快速撤離事故現場的法律依據,要求管理部門全力配合交警部門做好事故現場拯救、清障及輕微事故快處快撤工作,嚴防發生擁堵和次生事故,交通事故發生后要第一時間帶領拯救車到達現場開展救援,并通過廣播引導隧道內人員進行緊急避險。同時要強化證據意識,保護好事故第一現場。
據介紹,由于隧道內部沒有設置緊急停車區域或車道,若車輛在隧道內發生故障無法繼續行駛,駕駛員應立即開啟危險報警閃光燈(雙閃燈),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在車輛后方150米以外設置警示標志,并撥打110報警或隧道應急電話,根據隧道廣播指引在安全位置等待救援人員到現場進行牽引救援。若發生車輛追尾、刮擦等輕微事故,事故當事人應在立刻拍照取證后盡快將車輛駛出隧道,到隧道外部安全區域進行后續協商處理,避免引發交通擁堵和次生事故。
下來,交警部門將持續加強研判預警、實時監測,采取遠端分流誘導、優化調整隧道周邊路口信號燈管控模式等措施,最大限度避免隧道沿線路口、路段發生交通擁堵,同時加強與隧道運營管理部門的聯勤聯動,全力做好隧道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及時排除安全隱患,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的出行需求。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