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中鐵十一局二公司施工的杭衢鐵路西塘塢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全線開通運營打下堅實基礎。
貫通后的西塘塢隧道
西塘塢隧道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境內,全長803.605米。該隧道地質條件復雜,存在危巖、落石、崩塌、巖爆及富水斷層等不良地質,易引發突水突泥、坍塌等危險。同時,隧道進口鄰近村莊,出口鄰近既有金千鐵路和國道330及民居,與鐵路最小平面距離62米,與房屋建筑物最小平面距離約68米,隧道爆破施工要求高、技術難度大、安全風險大。
自開工建設以來,該項目始終堅持“精品工程、綠色鐵路、智能建筑”的建設理念,以“管理制度標準化、人員配備標準化、現場管理標準化、過程控制標準化”為抓手,快速編制了一張標準化管理大網。為保障工程進度,該項目對整座隧道采取進出口兩頭掘進的方式進行開挖,全面采用超前地質預報、加強監控量測管理、加強超前及初期支護、嚴格注漿工藝以及運用信息化管理平臺監控隧道施工全過程。
隧道監控量測施工
此外,該項目還積極開展科技創新,運用開挖掌子面地質素描、彈性反射波法、地質雷達和超前鉆探對斷層、巖體破碎帶等進行綜合超前地質探測和預報,提前預測地層及地下水情況,根據不同地質情況因地制宜改善圍巖狀況,達到安全、優質、高效施工目標。同時,隧道開挖作業采用光面爆破技術施工,有效控制了超欠挖,使得圍巖應力分布均勻,進一步提升隧道建設效率與安全性。
據悉,杭衢鐵路是推動衢州融入杭州都市圈、提升衢州交通樞紐地位的重要通道,全線自杭州西站經桐廬、建德、龍游,至衢州西,延伸至江山,全長約240公里。其中,杭衢鐵路建衢段是我國首條采用“PPP+EPC”模式運作的高鐵項目,東起杭黃鐵路,西至滬昆高鐵江山站,中連九景衢鐵路,設計時速350公里,正線全長約130.8公里,共設建德、建德南、龍游北等6座車站。杭衢鐵路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實現衢州到杭州多點、多通道連接,對緩解滬昆鐵路運輸壓力,支撐杭州西站樞紐發展,推動杭衢同城化,助力浙西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