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湛高鐵六標高新隧道順利貫通,為全面完成年度施工生產任務提供了有力保障。
廣湛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350公里/小時沿海鐵路客運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廣湛高鐵六標全長48.104公里,涉及廣東的陽春、陽東、江城、陽西四個區縣,標段內共有8座隧道,隧道工程占10.747公里。此次貫通的高新隧道位于陽江市陽東區,為單洞雙線隧道,全長470米。該隧道位于低山丘陵區,地表起伏較大,洞身位于風化層內,全風化層遇水易崩裂,工程地質條件復雜且施工條件差,且隧道地處山區,交通不便,原材料進場困難,沿線村民較多,征地拆遷難度大。
面對一系列的困難和挑戰,施工方按照“管超前、嚴注漿、短開挖、強支護、早封閉、勤量測”十八字隧道施工方針,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和施工效率。
貫通現場
廣湛高鐵建成開通后,將實現高鐵從中心城區到中心城區的對接,成為帶動和引導沿線城鎮體系和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在發揮粵港澳大灣區輻射帶動作用下,促進粵西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