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深圳西部交通迎來一大利好,全長166米的蛇口微波山隧道全線貫通。該隧道建成后,將大大緩解南海大道、興海大道等核心主干道的交通壓力,還將盤活蛇口片區交通狀況,加速前海蛇口自貿區產業融合發展。
微波山隧道起于望海路與工業一路交會處,穿過微波山,南至源海路,全長166米,由南山區建筑工務署負責建設、中建三局承建。目前,建設單位正在抓緊實施隧道內部各項建設,力爭早日竣工通車。
當天上午,在施工現場,隨著掘進機的鉆頭從蛇口微波山右洞的最后一層巖層中破土而出,微波山隧道項目正式實現雙向貫通。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隧道周邊環境復雜,隧道下方是地鐵運行線路,出口處有132kV電力電纜,給隧道開挖帶來較大挑戰。為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進度,南山區建筑工務署統籌施工單位成立科研小組,經過多輪方案比選及現場試驗,創新性選用新型懸臂掘進機械對隧道進行開挖。該工藝能從根本上消除爆破振動對周邊構筑物的影響,同時減少噪聲和粉塵排放,安全和環保性較高。據悉,這也是深圳范圍內首次在整座隧道中全部采用單臂掘進機挖掘的硬巖隧道。
施工過程中,南山區建筑工務署還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各項工作,為項目建設如期完成奠定了基礎。據了解,該項目建設過程中還榮獲省、市安全生產與文明施工優良工地稱號,多次獲得省、市QC課題一等獎、國家課題二等獎。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