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軌道交通上的都市生活”,北京將堅持軌道交通新線建設和既有線改造并重。9月7日上午,記者從市交通委、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獲悉,在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交會處增建換乘站,方便京郊居民快速進城,減少通勤時間。
當前,北京軌道線網規模1148公里,其中城市軌道交通783公里,市郊鐵路365公里,初具城軌+市域鐵路的融合發展格局。空間支撐能力持續增強,軌道通勤競爭力逐步提升。
2021年北京軌道交通開通50余公里新線,覆蓋至更多大街小巷,鏈接至更多鐵路站點,加強高速(城際)鐵路、含市郊鐵路的區域快線、地鐵快線、地鐵普線“四網融合”,擴大1小時通勤圈,北京軌道交通日最高客運量1179.43萬人次,居全國第一,通勤出行占比達27%。
同時,優化提升軌道既有線網。北京制定并啟動實施軌道交通既有線網優化提升行動計劃。2021年8月起,北京地鐵1號線與八通線實現跨線運營,原來人山人海、爬坡邁坎的換乘場面不復存在,兩線并一線無換乘雙向直達,節省乘客換乘時間10分鐘。
“十四五”期間,北京將持續推進昌平線、亦莊線等城市軌道交通郊區線提速改造,加快市域快線建設和城市副中心線、東北環線等市郊鐵路改造,構建全域快速軌道網。提升城市軌道交通與市郊鐵路融合度,實現“一套體系、一網運營、一票通行、一站安檢”。
未來,北京還將強化軌道線網與城市空間、城市功能、市民出行及由此延伸的增值服務之間的融合,健全“軌道+土地”模式,構建“軌道上的都市生活”。到2025年,軌道交通(含市郊鐵路)總里程力爭達到1600公里。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