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中國中鐵國道109高速公路總包部黃巖溝1號隧道左線貫通,標志著該隧道實現“雙線”貫通,為全線早日通車創造了有利條件。
由中鐵北京工程局天津公司承建的黃巖溝1號隧道位于門頭溝區雁翅鎮付家臺村,隧道為左右分離式隧道,左線長896米,右線長857米。隧道洞身巖體富水性較強,巖體破碎,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隧道橫穿黃巖溝-雁翅-葦子水逆沖斷層,斷帶及兩側巖體差異風化明顯,穩定性差,隧道出口與劉公溝相接,地勢陡峭,圍巖破碎。
據介紹,在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崗、工人先鋒號、青年突擊隊的模范帶頭作用,嚴格按照“管超前、弱爆破、短進尺、強支護、快封閉、勤測量”的原則組織施工,根據隧道圍巖情況,動態優化隧道爆破參數,科學控制隧道單日循環進尺,詳細制定出洞方案,確保安全生產。
目前,項目已全面進入大干攻堅階段。黃巖溝2號隧道即將貫通,樁基、承臺、墩柱工程全部完成,雁翅立交現澆箱梁施工已完成74%,蓋梁完成87%,各項主體施工預計2022年底全部完工。
據悉,國道109新線高速公路(西六環-市界段)工程是北京市“四個中心”戰略定位、促進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的重要省際通道,項目建成通車后對于緩解北京西部通道交通擁堵、改善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