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巨大的刀盤緩緩啟轉,熟悉的盾構施工場面又出現在石家莊地鐵隧道工程建設現場。6月18日上午9時許,石家莊地鐵1號線二期北段工程首臺盾構在東上澤站順利始發,這也標志著該工程地下施工全面提速。
石家莊地鐵1號線二期北段工程為福澤站(不含)~東洋站以及南牛停車場項目,于2021年12月19日開工建設。當前在建工程主要包括一站兩區間及南牛停車場約3公里線路,建設年限為三年,計劃2024年底建成通車。
東上澤站、東洋站、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以及區間風井工程均由中鐵十八局承建。該標段項目負責人劉金忠介紹,本次始發的1號線二期北段工程的首臺盾構為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的左線盾構,由東上澤站往東洋站方向掘進。
劉金忠表示:“自去年項目進場以來,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提前謀劃,倒排工期,科學規劃場地,加快施工進度。在不到一個月時間里完成了從盾構機進場到始發,順利實現了1號線二期北段工程建設的關鍵節點。”
據中鐵十八局石家莊地鐵項目部盾構負責人張彪介紹,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隧道以東上澤站為起點,由南向北沿新城大街敷設,區間線路全長約2279米,最小平面曲線為700米,最大縱坡為28‰。穿越土層分布主要為黃土狀粉質黏土層、粉細砂層和粉質黏土層。該區間距離長、坡度大、曲線半徑小且以砂層為主,盾構機掘進過程中面臨刀具、刀盤磨損、地表沉降、管線破壞、涌砂等風險。
為確保盾構施工順利掘進,石家莊市軌道集團以及施工單位制定了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施工方案。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石家莊地鐵項目部組織召開了專家論證會,優化盾構機選型,選用功率大、性能好,具有防噴涌功能、有害氣體監測等裝置的盾構機。
左線盾構始發以后,施工單位將在現場加強監測信息聯動,機電技術人員全天候對設備檢查跟蹤,以確保盾構設備正常運轉。在加快施工進度的同時,采用鋰電池電機車、靈活實用的管片儲存設備、智能化洗車平臺等節能環保設備,做好揚塵防治和環保工作,綠色施工,文明施工,為盾構機順利掘進提供保障。
與此同時,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右線盾構機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組裝調試,組裝人員對盾構機各個部件、各個系統進行檢查、修復、調試。按計劃,左線盾構機掘進完成100米之后,右線盾構機也將進行始發掘進。屆時,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將進入雙線掘進狀態。
工程自去年12月開工以來,嚴格現場管理,嚴把安全質量關口,聚焦關鍵環節和重點難點攻堅突破,切實做到科學、文明、安全施工,有效加快施工進度。截至目前,除了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隧道開始盾構掘進以外,東上澤站~東洋站區間風井已經完成了圍護樁、素樁、冠梁、擋墻澆筑砼等施工,已架設完成三道鋼支撐。另外,東洋站的建設也進行得如火如荼,當前圍護樁和素樁施工均已完成,正在進行冠梁、擋墻、鋼筋綁扎等施工。
在距離地面18米的地下,盾構轟鳴掘進,建設腳步鏗鏘,石家莊地鐵將持續著眼于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美麗省會城市,打造讓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傾情助力!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