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4月28日,改建鐵路隴海鐵路鄭州局段改造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發布。項目已納入國鐵集團2025年度重點項目開工計劃,總投資約為50億元,將爭取在年內開工建設。
公示詳情如下:
既有工程概況:隴海鐵路鄭州局段河南省境內既有正線全長358.488km,分布既有車站39座。既有工程主要技術標準:Ⅰ級鐵路、雙線、電力牽引、無縫線路、設計時速105~160km/h。隴海鐵路修建年代久遠,運行速度低,站后設備老舊,部分存在行車安全隱患。
改造工程概況:改建鐵路隴海鐵路鄭州局段改造工程全部位于河南省,線路沿線途經鄭州、洛陽、三門峽等重要城市。本次改建絕大部分線路維持既有線路平面縱斷面,僅對病害嚴重、原位整治困難的段落進行改線。改線后,各段落基本沿既有線分布。
隴海鐵路鄭州局段改造工程共改建線路4段,改建線路總長度為33.035km;其中新建線路32.34km(雙線30.172km,單線2.168km),原位改建單線0.695km。
病害原位整治工程共99處,其中路基20處、橋涵60處和隧道19處。封閉車站4座(張茅、五原村、焦村、高柏)。4座縣級客站(鞏義、偃師、新安縣、義馬)改造。
正線主要技術標準:Ⅰ級鐵路、設計時速105~160km/h、雙線、電力牽引、無縫線路。
隴海鐵路鄭州至太要段走向及設站示意圖
建設單位: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工程指揮部;環評單位: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此外,三門峽市謀劃多年的隴海鐵路三門峽段取直改造工程為單獨立項項目,并未納入此次改造范圍,目前可研待國鐵集團批復,將爭取同步建設。據三門峽市鐵建公司去年7月的介紹:
“2010年以來,我市就謀劃啟動了隴海鐵路三門峽段(交口至張家灣)取直改造項目。經過多次論證評審和優化完善,項目技術方案已經穩定。
2021年8月,鄭州鐵路局和三門峽市政府雙方簽署了框架協議。2022年7月,《改線工程方案》通過國鐵集團發改部等部門技術方案優化審核。2023年4月,市政府、鄭州局集團共同向省政府、國鐵集團上報了可行性研究報告的請示。
項目估算總投資36.21億元,改線鐵路既有線路全長18.279公里,新建線路長12.148公里,以既有隴海線下交口站為起點,既有隴海鐵路張家灣站為終點,同時改建張家灣站作為新三門峽站,計劃建設期2.5年。
目前,正爭取納入國鐵集團隴海鐵路(鄭州至天水段)延鏈補鏈、提升中歐班列通路能力重點項目范圍?!?/span>
相關推薦:軌道交通展展位預訂??軌道交通展免費報名參觀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