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季度奪取“開門紅”后,寧波軌道交通二季度以“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目標,繼續大抓投資、大干建設,以超常規力度狠抓重大項目推進,打響奮戰二季度攻堅戰。
軌道交通項目建設提速放量!
在寧波軌道交通穩進提質攻堅之際,6月10日,寧波軌道交通2號線二期后通段圓滿完成熱滑試驗,標志著該區段已具備軌行區動車調試條件。從4月20日“軌通”到5月19日“電通”,再到6月10日完成熱滑試驗,50天實現三個關鍵節點跨越,距年內開通運營又近了一步。
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姚曄,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張付林參加儀式。
又一關鍵節點突破
2號線二期工程分為首通段和后通段,線路全長約8.5公里。首通段已于2020年5月30日開通運營。目前正在建設的后通段自首通段終點聰園路站后,設招寶山站、紅聯站,向東南方向串聯了臨江片區和鎮海老城區,下穿甬江到達北侖小港片區后止于紅聯站。
熱滑試驗是實現“車通”的關鍵步驟,指在接觸網通電的情況下,電客車的受電弓從接觸網直接取電,通過試驗列車來檢驗車輛與接觸網系統、軌道系統之間的配合是否滿足列車運行條件,并對地鐵供電、信號、通信、線路、機電等系統設備進行全面檢測。
經檢測,電客車通過低速、中速、高速的熱滑,各項檢測數據正常、性能良好,電客車運行平穩,符合標準要求,熱滑試驗圓滿完成。
“電通”后僅23天完成熱滑
自去年11月底進場施工以來,供電施工工程面臨疫情風險考驗,項目部始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產”的指導方針,劃片包保,對全體參建人員進行網格化、點對點、全方位的疫情風險管控,對材料設備供應采取點對點發貨,確保了項目建設提速推進。
寧波軌道交通建設者克服交叉作業頻繁、吊裝作業空間有限等困難,采用“見縫插針”式作業,全面實施“精度”管理,確保計算、測量和設備安裝精度準確無誤,有效提高了現場作業效率,在“電通”后23天高效完成了熱滑試驗。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