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劉斌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為更好保障市民出行需求,上海公共交通按照“全網恢復、動態調整”要求,安全有序推動公共交通恢復運行。
自6月1日起,市域內公共交通、對外交通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對江輪渡(含三島客運)有序恢復運行。初期運行間隔適當加大,并將視客流情況及時增能;6月6日起,根據客流變化、疫情管控措施變化,適時動態調整交通保障方案,直至恢復正常運行。
市域交通方面,軌道交通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首末班車及運營時間恢復常態,暫不恢復周末延時運營。2號線淞虹路站以西區段及11號線上海賽車場站待方艙取消后再行恢復。11號線花橋段視疫情防控要求,由滬蘇兩地協商后另行恢復。
地面公交線路全網絡恢復基本運行,首末班車時間恢復以往平時運行狀態。疫情期間開辟的串聯專線6月1日起取消營運,公交高峰線、夜宵線暫緩恢復運行。6月6日起,公交全網絡恢復正常運行(途經中、高風險區域的公交線路實施跳站運行)。旅游線、毗鄰公交線視后續疫情防控形勢再確定恢復時間。
有序恢復“三島”客運、對江輪渡,并根據客流情況,逐步調整航線、運力、運行時間,直至恢復正常運營。
巡游出租汽車、網約車恢復正常運行,但禁止承運中、高風險區域的營運業務。離滬、就醫出行及機場、鐵路重點區域巡游出租汽車等應急保障工作同步取消。
全面恢復共享單車運營,督促運營企業加強共享單車管理,加強重點區域車輛運維保障,做好淤積車輛清理調度,安全、規范、有序開展本市共享單車運行管理。
對外交通方面,浦東、虹橋兩大機場逐步增加國內航班,適當提升國際航班客座率。
鐵路上海站、上海虹橋站持續運行,上海南站、金山鐵路恢復基本運行,逐步增加各站到發列車數量。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松江站、松江南站、金山北站將于6月20日左右恢復辦理客票業務。
道路省際客運、水路省際客運視起訖地防控政策,一線一方案協商恢復。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