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已于2022年7月27日開工建設,我市軌道交通進入“三線換乘、多線共建”加速建設的新階段,為徐州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進一步鞏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地位按下“加速鍵”。
4號線一期工程起自大學路與珠江西路交叉口的橋上村站,沿大學路-三環南路-規劃中央活力區-漢源大道-長安大道-寶蓮寺路-蟠桃山路敷設,終點位于馱藍山路站,首末站預留延伸條件,線路長約26.2km,設站19座,含換乘站8座,分別于1、2、3、5、6以及遠期規劃的7、S3號線換乘。建成以后,軌道交通線網進一步完善,推動城市內拓外延。
目前,4號線一期工程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4號線一期預留工程泰山路站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主體結構完成30%;南三環站正處于基坑開挖階段,基坑開挖完成20%;馱藍山路站4號線折返段結構完成,基坑開挖完成,主體結構完成20%;其余站點正有條不紊推進綠化遷移、管線遷改、交通疏解等土建前期工程施工。
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沿線區政府的關心協調下,地鐵集團與各參建單位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各項工作有序開展,積極推進,有力有序穩步推進工程建設。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高位推動。為化解工程前期推進難題,保障工程順利推進,市委、市政府主要和分管領導現場調研指導,對工程建設提出明確要求。市重點辦以推動工程為導向,多次組織召開協調會議,積極發揮組織協調作用,靠前服務,主動化解問題,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沿線區政府積極協調,協同推進。各區政府積極投身一線,主動解決現場征地拆遷、綠化遷移、手續辦理等存在的問題,為工程建設掃清了工作障礙。三是地鐵集團精準施策,全力實施。為加快工程實施進度,地鐵集團成立攻堅小組,協同參建各方,對現場難點、堵點進行全面梳理分析,倒排工程工期,明確各項任務和時限,細化責任分工,落實責任到人,全力突破現場難點、堵點。
通過各方的支持和協調,目前喬家湖站和徐海路站已進場開始圍擋施工和熱力管線探溝開挖,嘉和路站已開始南側東半幅交通疏解范圍場地清表施工,景觀路站已開展管線遷改測量放線和部分灌木遷移工作,其余各站點前期工作都在加快實施。
下一步,地鐵集團以開展勞動競賽形式,充分調動和激發各參建單位的積極性、創造性,以“能快就快、能趕就趕”的要求,全面提升“務實、落實、善作為”能力素質,勇挑重擔,加壓奮進,全力加速推進4號線一期工程建設,確保年度任務目標順利實現。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