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氫能產業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發展方向,也是未來產業領域大力培育的方向。如何把握“十四五”氫能發展新機遇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2024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在“氫能產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與會嘉賓表示,全球氫能布局加速,氫能作為清潔低碳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應積極探索以氫能為核心的能源結構優化升級之路,推動國家能源結構向清潔低碳轉型,助力我國加速進入“氫能2.0時代”。
“當前,中國氫能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已基本構建起較為完善的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正全面進入提質增效發展的新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單忠德在致辭中介紹,我國在氫能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例如研發了工業用儲氫材料、離子交換膜等一批關鍵材料,培育形成了一批高水平創新型企業等。
單忠德表示,氫能產業作為典型的未來產業,仍處于產業化發展初期。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科技創新、迭代應用、政策支持三方面發力,持續完善氫能技術創新體系,進一步拓展氫能應用場景,深化國際合作,不斷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學東表示,氫能作為能源轉型的重要載體,以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解決方案,具有重要地位。當前,中國在氫能儲運裝備技術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但也要清楚地看到該方面仍然存在的挑戰。
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燃料電池與儲能研究中心主任、中關村氫能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韓敏芳還分享了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技術的多領域應用及發展前景。她表示,SOFC技術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其發展前景備受關注,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OCF技術,對解決“卡脖子”問題、推動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近年來,北京聚焦制、儲、運、加、用產業鏈全環節,在發展氫能產業方面持續發力。
“氫能作為實現多領域深度清潔脫碳的重要載體,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北京市市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表示,發展氫能產業,是北京市應對氣候變化、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
許心超介紹,下一步,北京市將進一步發揮國際科創中心作用,統籌推進氫能領域政策創新、產業培育、場景開放和設施建設,積極推動氫能產業的跨區域、集群化的協同發展,構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氫能發展先行區、示范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在全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氫能產業,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