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半決賽即將開賽,闖入4強的球隊看點十足,無論是梅西圓夢、法國衛冕、克羅地亞彌補遺憾,還是摩洛哥一黑到底捧得大力神杯,世界杯永遠值得期待。這既是梅西、姆巴佩、莫德里奇等巨星擔綱的賽場,更是恩佐、瓊阿梅尼等一代“00后”新人挑大梁的舞臺。
不斷閃耀的新星,是世界杯的魅力所在。持續創新的產品,是全球市場的共性追求。
卡塔爾世界杯期間,接送球迷、組委會工作人員和媒體記者的6000多輛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就凝聚著創新的力量。
從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到制造創新,蘇州金龍海格客車以創新引領全球綠色出行升級,成為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轉變的鮮活例證。
產品創新 中國制造的底色
中國制造的活力,來自創新。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在國內外市場保持強大動能,同樣來自產品技術創新的堅持。
從2006年多哈亞運會500輛訂單,到2022年世界杯1815輛大單,蘇州金龍接連刷新中國客車品牌出口卡塔爾的訂單紀錄,本身就是例證。
服務多哈亞運會的KLQ6109、KLQ6796車型,在兩個多月時間,實現了用戶場景定制的100多項技術改進,海格客車產品創新的根基深厚,顯露無疑。
如今活躍在卡塔爾世界杯出行服務的主力車型,是蘇州金龍E系中巴KLQ6952和蔚藍造型公交。車輛不僅針對卡塔爾高溫高熱和沙塵路況進行了上百項的適應性提升,還布置了7寸智能G-BOS觸摸屏,采用車輛智能管理系統、司機駕駛疲勞預警系統等多項智能配置,讓當地公共交通加快邁進智能化時代。
從國內到海外,緊緊圍繞客戶需求,海格客車產品創新的基因一以貫之。
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和高端公交巴士CL120、Fencer(擊劍者),“斯堪尼亞·海格”雙品牌搶占高端市場;海格客車“旅行家”12米高端豪華旅游客車、“風景”旅游觀光巴士、黃金動力鏈+黃金米段的“海悅”客車,創新貼合旅游市場新業態;大數據智能網聯公交蔚藍系列集成前沿的新能源技術與先進設計理念,暢銷國內外。
技術創新 中國創造的共享
中國人承建的盧賽爾體育場、來自義烏的周邊產品,和卡塔爾街頭隨處可見的蘇州金龍海格客車,這屆世界杯遍布中國元素。
中國制造通行世界,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規模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大規模的智能汽車示范運營,中國制造的產業鏈優勢凸顯。
以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為代表的中國客車,較早進入新能源領域,啟動智能網聯技術研究,致力于為客戶定制提供更環保、更智能的客車產品,與全球用戶分享中國創造的成果。
以色列2016年至今多次復購的海格E12超級電容公交車,可實現500A電流快充快放、5分鐘即可充滿電,創下了全球超級電容純電動公交車商業化運行先例;海格客車為韓國開發快充式純電動公交車,2018年入圍首爾純電動公交示范運營,現已累計投放近400輛,位列中國客車品牌第一位。
2022年,海格全新六代造型的18米鉸接式公交正式交付塞爾維亞,12米KLQ6129GHEV清潔能源BRT車型在巴基斯坦投入運營,為當地提供綠色公共出行體新體驗。此外,面對巴西等南美未來重點潛力市場,海格客車進行了適應性開發,純電公交車型續航里程可達300公里,2022年在當地舉行的產品發布會收到積極反饋。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第一代氫能產品問世以來,蘇州金龍先后攻克了整車氫耗優化、系統低溫啟動、系統熱管理效率提升等行業關鍵技術難題,并與豐田汽車、億華通、申威獅星等企業合作,海格氫燃料客車及海格氫燃料電池重卡,已在北京、上海、蘇州、嘉興等地實現批量商業化運營。
依托20多年新能源技術積累,實力雄厚的研發團隊和領先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基地,海格新能源客車為提升全球綠色公共出行水平,貢獻中國力量。
制造創新 中國智造的支撐
新數字經濟時代,描繪出智慧城市的全新智慧出行方式。卡塔爾世界杯期間提供出行服務的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各項智能化配置應用,只是牛刀小試。
早在2010年,蘇州金龍就已發布G-BOS智慧運營系統,開啟了中國商用車車聯網元年。G-BOS累計裝車量達到了14萬輛,積累了大量的人、車、線路、運營場景大數據。
2019年,L4級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純電動微巴Pro-Blue“深藍”發布,應用國內首款車規級無人駕駛控制器、海格自主研發的底盤線控等七大核心技術。當年底,深藍率先在國內實現編隊行駛。2021年開始,“深藍”在蘇州面向公眾的社會化運營,在國內率先實現了V2V無人駕駛巴士編隊行駛V2X場景。2022年9月,基于海格“清源”的全球首款純網聯式5G全息車路協同自動駕駛客車在蘇州發布,加速推動車路協同客車的商業化落地運營。
據統計,蘇州金龍獲得智能客車相關專利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大都是無人駕駛領域的核心技術。還牽頭制定或參與制定了多個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的國家、行業標準。
無人駕駛智能客車代表的是智能+創新,集中體現了中國創造的成果。而智能制造工廠,則是“智能+”中國制造的升級表達。
深耕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應用,蘇州金龍正在打造試點示范智能車間,加速推進5G+工業互聯網工廠的建設。
通過設備智能化改造,能耗數據透明化,實現數據互聯互通,預計提升設備能效及作業率10%、每年設備耗能成本降低8%,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迭出的時代,你無法猜到什么新的技術創意將會震撼世界,但卻可以確信:這種創新即將來臨。
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蘇州金龍海格客車積極擁抱數字化轉型,前沿技術的創新成果正在穩步實現。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