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南玉鐵路全線第一座基站通信鐵塔成功組立,標志著南玉鐵路站后工程通信專業施工拉開全面建設大幕。
由廣西交通投資集團建設,中鐵三局承建的南玉鐵路站后四電和附屬房屋工程,正線全長193.31公里,涉及四電房屋、通信、信號、電力、牽引供電、防災、信息等多專業,具有施工線路長、技術標準高、工程難度大等特點。本次組立的通信第一塔,塔高45米,為單元組合式角鋼塔。
“通信鐵塔作為移動通信天線的載體,是鐵路移動通信最重要的一環,是保障列車組順利運行、構建強大鐵路交通網絡的重要基礎,將為鐵路全線通信提供強大的訊息支撐”。中鐵三局項目負責人王澤介紹說。
為了高質量完成組立施工,項目部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把先進的施工技術應用到四電工程上,大力推廣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成果運用和轉換。他們利用新材料角鋼代替傳統鋼管,提高了塔材料防腐性能,避免了高濕度、高壓力環境下鋼材受損、開裂的風險。同時,通過使用單元組合式結構并采用模塊化設計組合單元,相對于傳統制造工藝,大大提高了工藝精度及生產效率,保障了鐵塔的安全質量優質穩定。
為了圓滿完成鐵塔組立任務,項目部主動出擊,超前謀劃。技術人員積極對接建設與設計單位,深入現場踏勘,克服征拆與汛期施工困難,不斷優化設計方案,攜手提升施工工藝,補足補強資源配置;在鐵塔材料進場前,按計劃進行報審檢驗,嚴格落實到料檢驗,做好進場人員技術交底;在施工現場組織協調中,牢牢把握安全生產第一要義,嚴格落實廣西交通投資集團班前五分鐘、“紅袖章”制度,做好場地清理、人員機具引導;在鐵塔組立過程中,安排現場技術與安全管理人員做好流程接續,嚴格把控鐵塔進場、塔身組立、防雷接地制作各施工環節,引領全線通信專業施工打樣板、做模范。
據悉,南玉鐵路是廣西首條自主投資建設的時速為350公里的高速鐵路,為南寧至深圳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通車后,南寧至玉林行程將由2小時縮短至50分鐘左右,進一步推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實現珠江-西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