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助盲,情暖冬日。近日,六安公交首批23個盲文觸摸式公交站臺投入使用,視障人士只要用手觸摸站牌上的盲文,就能知道站臺和車輛信息,人性化服務彰顯人性關懷。
在解放路口公交站,視障人士王湑先生正在觸摸一塊長方形的不銹鋼鋼板,鋼板上印有盲文。王湑先生說,之前乘坐公交車必須向人詢問才能得知這是幾路車,可以到什么地方去。現在用手一摸,就能知道站名、公交車線路、起始地站名,以及運營時間等信息。這種無障礙設施建好后,極大地方便了我們盲人的出行,政府為我們想的真周到!
據了解,首批盲文觸摸式公交牌主要集中在城區解放路和皋城路。據統計,經過解放路和皋城路公交線路累計22條,每天運營車輛246臺,沿線主要小區31個。盲文站牌的設立為居住在沿線附近的盲人朋友提供了更加溫馨周到的出行服務。
“這是首批建設的盲文公交站臺,不斷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為殘障人士和老年人出行提供方便是我們工作的方向。”總經理高大林表示,以人民為中心、以民生為根本是我們工作的立足點,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加強和完善公交服務設施建設,努力提升市民出行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群眾有所需,公交有所為。一直以來,六安公交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急難愁盼,厚植為民情懷,于細節處下功夫,在管理上做文章,全面提升公交服務水平。其中積極在保障特殊群體的出行服務方面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近年來相繼購置了15臺低入口、一級踏步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23個公交站臺進行了適老化改造;公交樞紐站和換乘中心公廁均進行了無障礙改造等等,一系列愛心之舉,為殘疾人和老年人的出行提供了溫馨周到的服務保障,贏得了廣大市民的普遍好評。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