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前期風和日麗、后期偶有小雨,和變化的氣溫相比,不變的是市民游客外出游玩的熱情。記者從杭州公交集團了解到,7天長假里,杭州公交共計出車41406輛次、配班63137班次,優質、高效、安全運送乘客769.96萬人次。
不開私家車出門,而是搭乘地鐵,再到景區周邊地鐵站換乘公交,這種“公交+地鐵”的綠色出行模式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歡迎。杭州公交共計開通12條景區地鐵接駁線,累計運送99.57萬人次,日均運送14.22萬人次,單日最高運送18.65萬人次。
金秋桂花飄香,不少市民游客前往景區賞桂。87路作為杭城賞桂傳統線路,在假期里通過常規線路加密,并加開三廊廟始發至龍井茶室、黃龍體育中心至滿覺隴景區的區間車,總體運力投入比以往增加了近3倍,較中秋小長假期間整體客流增長約35.6%,其中10月5日達到了國慶假期最高峰——單日運載7188人。國慶期間,多條賞桂專線共計發放班次6505班、運送乘客30.64萬人。
此外,在杭州交警部門支持下,公交通過走萬松嶺隧道、靈溪隧道等隧道直達景區,大大縮短了通行時間,行車難、停車難等問題迎刃而解。就拿黃龍體育中心至靈隱專線來講,原本走玉古路進景區需近50分鐘,現在靈溪隧道實施進景區公交專用后,只要20分鐘就能到達靈隱,整體運營效率提升了40%。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