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市政協提案委組織委員赴南岸區、沙坪壩區,圍繞“完善交通綜合配套措施,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效能”開展2025年重點視察。市政協副主席李靜參加視察。
委員們在銅元局公交首末站進行視察。陳元洪 攝
視察中,委員們走進銅元局公交首末站,詳細了解站點基礎設施建設、公軌接駁情況,對該站點實現站內上下客,助力打造公交上的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取得的成效予以肯定。沙坪壩鐵路綜合樞紐是國內首例站城融合高鐵上蓋TOD開發項目,也是“四網融合”發展、土地集約利用的創新示范項目。委員們認真聽取項目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等情況介紹,實地察看站點交通綜合配套。委員們還聽取了我市完善交通綜合配套情況介紹,圍繞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效能進行交流,提出意見建議。
委員們認為,城市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是民生工程、發展工程,對促進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我市進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設施網絡布局,提升運行效率、整體效益和集約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建成人民滿意、功能完備、運行高效、智能綠色、安全韌性的現代化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