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可掃碼乘坐公交和輪渡之后,上海地區數字人民幣APP即日起支持地鐵、磁懸浮等交通工具的費用支付,這也意味著通過該APP“乘車碼”,申城實現了全域公共交通數字人民幣出行。
據悉,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與久事集團旗下上海公共交通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今年6月推出數字人民幣APP中的“乘車碼”掃碼可乘坐公交和輪渡的先乘后付服務后,近期在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將應用范圍擴展至地鐵全線路、磁懸浮等全市公共交通工具。數字人民幣APP“乘車碼”除支持交通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外,市民還可通過工、農、中、建等所有數字人民幣運營機構開立的錢包進行支付。
此外,交通銀行上海市分行同步推出“體驗數幣乘車碼,樂享交行滿減月”活動。即日起至11月30日,用戶在上海地區使用“數字人民幣APP乘車碼”乘坐上海公共交通線路,默認支付方式選擇交通銀行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的:結算金額超過3元(含)有機會享受“隨機立減”的優惠,最低立減0.5元,最高立減2元。活動期間,同一用戶每天最多享受隨機立減優惠1次。每天限定立減總額10000元,先到先得,額滿即止。
本次在進博會開幕前完成數字人民幣APP“乘車碼”服務升級,一方面可為參展的國際友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交通出行支付體驗,同時也擴展了數字人民幣在重要民生領域的應用,充分展現了數字人民幣的公共性和普惠性,并加快數字人民幣融入人民生活,穩步推動數字人民幣的多元化應用。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