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成都市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新聞發布會,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交通運輸是大規模設備更新重點領域之一,成都在推動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方面將采取哪些具體措施和行動計劃?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就媒體關心的問題作了介紹。
在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成都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周亞軍介紹,成都市交通運輸局按照市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部署,以加快推動交通運輸設備綠色化、智能化、專業化、安全化升級為導向,按照“強化政府引導、激發市場活力、提升行業效能”的思路,形成了《成都市交通運輸領域大規模設備更新專項行動方案》,擬推動實施5個專項行動、落實18項具體行動任務。
具體來講,一是實施交通基礎設施提檔行動,推動成南高速擴容、成樂高速擴容等智慧高速公路建設,推動市域快速路、普通國省道機電和監測設施設備更新升級,依托市域鐵路公交化改造項目推動鐵路設施設備更新升級,推動公交場站及公交站點設施設備更新改造。
二是實施公共領域設備提能行動,推動城市軌道交通、公交車、巡游出租車、網約車、客運營運車、小型自動擋駕培車、運輸船舶、建筑垃圾運輸車、環衛車、混凝土運輸車、園林綠化車等公共領域車輛新能源替代及設備更新。
三是實施物流裝備降碳提效行動,推動城市冷鏈物流配送車輛更新,加快氫能示范應用,加快新能源中重型營運貨車推廣應用,加快淘汰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
四是實施安全保障設施提質行動,推動全市“兩客一危”車輛安防系統、網約車新入戶車輛動態監控設備更新升級。
五是實施低空經濟裝備提振行動,大力發展“低空+文旅”“低空+物流”“低空+應急”等場景,提振低空飛行器應用需求。
據介紹,下一步,成都市交通運輸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推動市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更新落實見效。力爭到2027年,全市交通運輸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5%以上,基本形成綠色低碳、技術先進、智能高效、安全可靠的交通設施設備體系。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