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研討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由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市軌道交通結構耐久與系統安全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中國科學院翟婉明院士、鄭曉靜院士、于起峰院士、周又和院士及中國科學院學部咨詢與智庫建設處處長馮霞等參加研討會。
“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是由翟婉明院士主持的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咨詢評議項目,“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是該項目的三個子課題之一,由同濟大學周順華教授負責,旨在聚焦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現狀與問題,梳理發展趨勢與挑戰,凝練發展方向。本次研討會是該課題開展過程中舉辦的一次專題學術交流。
翟婉明院士在開幕致辭中介紹了“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重大項目的立項背景、研究進展以及已取得的階段性研究成果。希望通過本次研討會,提煉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引領世界發展的領域與方向,也為“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更好地形成軌道交通發展報告和建議出謀劃策。
馮霞介紹了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學部服務國家重大科技決策的工作成效,以及學部圍繞國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需求,進一步強化戰略咨詢工作的重點考慮和舉措。希望項目組按照服務決策、適度超前的原則,提出推動軌道交通發展前瞻性、戰略性、可行可落地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畢湘利,南京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佘才高,廣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顧問、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徐明杰,成都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原常務副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于波,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黃力平,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地鐵與輕軌處處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楊永平,同濟大學周順華教授分別做了《關于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韌性的思考》、《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基于車車通信的列車自主運行系統的應用及問題》、《關于城軌可持續發展的思考與建議》、《城市軌道交通若干問題的思考》、《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的有關問題》、《數智化背景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等報告。與會專家圍繞會議主題進行了熱烈的交流和討論,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翟婉明院士表示,此次研討會對于推進“我國軌道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產出高質量的咨詢成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項目組將通過持續研究,形成軌道交通發展報告和建議,以推動我國軌道交通健康、持續、穩定、智能、經濟發展。
西南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申通地鐵、南京地鐵、廣州地鐵、深圳地鐵、成都地鐵、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杭州地鐵、寧波地鐵、無錫地鐵、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深圳大學、蘭州交大、中國鐵建和中國電建等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與了研討會。
城市公交的承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一座城市運行韌性的直接體現。中國交通報4月17日報道,今年1至3月,重慶交通開投集團服務乘客公共交通出行超7億人次,同比增加2.3%,日均客運量781.3萬人次。 在如此高強度運營壓力下,像大廟站這樣的大型換乘公交站點無疑發揮著城市“毛細血管交匯處”的重要作用。市民對于公交車出行的訴求不僅是“時間準”,更希望“站點清楚”“出行方便”。為此,站臺公司在設計與規劃公交站時也在不斷改進。 站臺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我市路網的建設和變化,乘客人數的不斷調整,我們會常態化地進行客流分析,再結合公交候車、停車的難易程度,市民熱線及多渠道反映的出行需求,實時融入公交線路規劃需求。”